2011年7月12日,某学院51名学生到海陵岛试验开发区闸坡镇旅游,有28人先后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检验室检验结果,认定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
2011年7月13日凌晨1时,阳江市疾控中心接到市食监局电话报告:闸坡镇医院接到4名腹痛、腹泻病人,怀疑食物中毒,要求前往调查处理。接报后,疾控中心立即派出专业人员赶赴病人就诊医院进行流行病调查。
经查,某学院51名学生参加旅行社到闸坡旅游,11日上午8时从广州出发,于当天13时左右到闸坡A渔邨进午餐,20时在B渔村进晚餐。12日早餐旅游团不安排统一就餐,早餐由学生自理,12日中午12时在一家C食舫进午餐。
12日早上8时许,学生杨川开始出现腹泻、腹痛,随后旅游团人员陆续出现类似症状。12日12时30分起,陆续有学生前往滨海医院、闸坡医院就诊,至当天21时共有28名学生发病并到医院就诊,罹患率为54.9%,其中5名症状相对较重的学生入院治疗,其他发病学生门诊治疗。入院的5名学生于13日22时全部出院,无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
2 流行病学调查
2.1首发病例 首发病例病人于12日8时30分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当日13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给予抗菌、解痉、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目前已返校。
2.2病例分布
2.2.1时间分布 28名病人发病时间在12日8时~12日21时,发病高峰在16时。经统计分析可知:12日8:30时出现首发病例,12日16:00时出现发病高峰,12日17:00时发病下降,没有出现二代病人,发病曲线呈单峰型分布,符合暴发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2.2.2人群分布 一共发病28人,均为参与该旅游团的学生,其中男性18人,女性10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24岁。
2.2.3地点分布 28个病人均为参与该旅游团的某学院学生。
2.3临床症状及临床检测结果 28名发病病人中腹泻28人,腹痛26人,呕吐8人,发热 7人。部分病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2.4进餐史调查 旅游团进餐食谱:
11日午餐:炒花甲螺、炒花蟹、红萝卜炒青瓜、蒸水蛋、豆豉腩肉煲、炒大白菜、蒸鱼、炒东瓜、紫菜汤。
11日晚餐:炒花甲螺、炒花蟹、蒸水蛋、粉丝煲、沙姜鸡、蒸福寿鱼、炒青瓜、炒菜、紫菜蛋花汤。
12日午餐:炒花甲螺、炒花蟹、豆芽猪红、豆豉南瓜、粉丝煲、蒸水蛋、煎鱼、上汤大白菜、紫菜蛋花汤。 12日晚餐:瘦肉粥。
结合病人个案调查和病人发病时间,判断本次中毒事故的餐次为7月11日晚餐,就餐地点为B渔村。各食物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引起本次中毒的原因食物不明。
3 现场卫生学调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分析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