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观察分析
2.1 性状观察太空组和地面组板蓝根的外形见图1。
对比观察简述如下:地面组板蓝根,根圆柱形,稍扭曲,长8~15 cm,直径0.5~0.8 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并有支根痕;根头稍大,顶端有盘状凹陷的茎基痕,四周有叶柄残基和疣状突起。质坚实,粉性,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甘、苦。太空组板蓝根,根圆柱形,扭曲较明显,长20 cm,直径0.8~1.4 cm。表面灰黄色淡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并有支根痕;根头稍大,顶端有一凹窝,周边有叶柄残基,四周有叶柄残基和疣状突起。质坚实,粉性,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甘、苦。
2.2 粉末显微特征地面组板蓝根粉末呈浅棕黄色,太空组板蓝根粉末颜色变浅,为淡白色。两组样品的粉末显微组织特征见图2。
2.2.1 导管
地面组:多为网纹导管、螺纹导管,直径15~35 μm,成束或单个散在;太空组:多为螺纹导管,直径20~50 μm,成束或单个散在。
2.2.2 淀粉粒
地面组:单粒圆球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直径2~20 μm,脐点裂缝状,复粒不明显;太空组:含量极多,单粒圆球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直径5~30 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较大,由2~8分粒组成。
2.2.3 木栓细胞
地面组:其表面观呈多角形、类圆形和类长方形,排列规则,壁薄,木栓组织与栓内层细胞相连,可见块状分泌物;太空组:其表面观呈多角形、类长方形和类方形,排列规则性较地面组好,壁薄,直径更大。
2.2.4 薄壁细胞
地面组:多褶皱,有的稍长,直径10~35 μm,壁薄;太空组:类圆柱,弯曲,直径25~40 μm,但其壁更薄,可以看到部分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
两组样品中各种组织的显微特征与文献[14]所示的各组织的主要显微特征大致相符,但太空组板蓝根的显微组织确与地面组板蓝根的显微组织有一定差异。如:淀粉粒明显增多,且复粒较大,木栓细胞排列规则性较好,薄壁细胞壁变薄,直径更大等,这表明太空板蓝根中部分显微组织有一定改变。
总之,对比观察表明,与地面组相比,太空组板蓝根较明显变化之处为根部主干明显增粗,淀粉粒明显增多,且复粒较大,木栓细胞排列规则性较好,薄壁细胞壁变薄,直径更大等。可见,太空板蓝根在筛选育种过程中不仅外观性状呈现出生长旺盛,植株健壮等明显优势,而且各种显微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表明板蓝根种子的基因在搭载过程中经历了太空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特殊空间环境的综合作用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结论
第4代太空组板蓝根与地面组板蓝根相比,从外观性状看根部主干明显增粗;从显微组织方面观察到淀粉粒明显增多,且复粒较大,木栓细胞排列规则性较好,薄壁细胞壁变薄等。航天诱变育种有利于选育出生长旺盛、植株健壮,根部明显增粗产量提高的板蓝根新品种。
性状和粉末显微鉴别方法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其它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全面而直观地揭示出航天诱变育种中药材的变异之处。本文对太空板蓝根的深入研究及中药材种质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航天诱变育种在药用植物方面的拓宽应用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培根,肖小河.中药资源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5):38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第4代航天诱变板蓝根粉末显微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