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要】目的 探讨用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63例给予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观察组63例给予单纯的西药治疗,3个月后分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痊愈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哮喘复发率极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可以认为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西药物结合 疗效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1],在易感人群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以及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病理生理学认为,气道炎症以及炎症诱发的气道重塑是引起哮喘病的主要病理学改变。目前临床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一般选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内激素或者氨茶碱等药物[2],但均良好的疗效,我院呼吸内科采用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的治疗过程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上支气管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6月-2011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诊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治疗对象(均符合2004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中男69例,女57例,年龄在12-60岁之间,平均年龄(32.79±1.14)岁,轻度哮喘105例,中度哮喘11例。
1.2治疗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患者63例,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在14-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62±1.08)岁;观察组63例,其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在12~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62±1.08)岁;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积极寻找两组患者的病因并去除,所有患者采取吸氧、祛痰平喘以及抗感染等治疗,若有患者遇到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口服或者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扎鲁斯特片剂(又叫安可来)20mg,每日两次;治疗组的患者在口服扎鲁斯特片剂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基本药方由以下药物组成:熟地15g,黄芩10g,桔梗10g,麻黄10g,浙贝母10g,瓜蒌10g,茯苓10g,葶苈子5g,五味子5g,白芥子5g,山茱萸5g,百部6g,甘草5g,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药味的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个治疗疗程为1个月,3个疗程之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本文的疗效参考陈文钦等[3]拟定的支气管哮喘疗效标准,具体内容如下:临床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然轻度发作,不用药可自行缓解;显效:哮喘的症状明显减轻,但仍需要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
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总人数]×100%。
3.2统计学处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