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艳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先锋模范者和价值引领者。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分别从思政教学、党建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个人发展出发,研究高校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期望能给高校工作带来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 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具有很强引领性和先进性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同龄群体中具有很强引领作用。大学生党员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灌输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党员系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党员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以讲课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灌输,更易于他消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高校教师应创新课堂教育思维,重视师生思想互动过程,尊重大学生党员教育主体性地位,引导大学生党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创新教育方式,生活化语言嵌入教学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授课方式上很抽象,喜欢用晦涩难弄的专业术语来彰显自己的教学水平,没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进行加工,加入自己的理解,用带有生活化、大众化的语言启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认知。在教学语言风格上,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站在学生的理解层次上,用他们听得懂又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授课;在教学内容上,以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为引子吸引学生注意力,以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催化剂,如教育者本人或身边朋友的真实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大学生党员。
2.创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地位
提升大学生党员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义不容辞。但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教育者高高在上,陶醉于“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在这种环境下,受教育者的思维自然容易受到束缚。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变化特点,鼓励让更多的人走上讲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努力将教育者的“外部灌输”变为受教育者的“自我发掘”。
3.创新教育平台,发挥网络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
高校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单纯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恐怕效果是差强人意的。而网络教育恰恰就是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短暂的有效平台。
⑴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学习课程。在课程学习专栏下,分设课件学习、讲义学习、精品课程、讨论思考四个模块,并规定每个课程的学习时间以及相应学分。
⑵开设时代模范栏目。通过网络平台技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模范人物大力宣传,增强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的模范作用。
⑶建立微博、微信、QQ等网络论坛作为网上交流学习路径。一方面,通过QQ、微博、微信等网络论坛工具不断扩大大学生党员的社交圈,努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利用这些交流互动平台发布各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实事评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效。
二、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加强大学生党组织自身建设,为增强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基石“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影响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保障大学生党组织的活力,我们要不断加强基层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⑴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管理。加强党支部建设,要根据大学生党员思维活跃的特点,不断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⑵积极在学生社团建立党支部。“以社团为载体的党支部可以在社团活动中结合政治理论的学习,寓教于乐,比单一的读报纸、学文件更容易理解与深入”。
要根据大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创新组织各项活动。在社团建立学生党支部既是党支部建设的需要,也是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2.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支部活动,为增强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基固本
⑴学生党支部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活动开始阶段,观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相关视频,随后以班级为单位小组讨论,各个班级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活动邀请学校党组织评委为学生点评,最后根据党组织意见评出一二三等奖。
⑵利用党员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加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学习。运用校园网络系统,建立学生党建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任务将分模块进行,主要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后,要相应地在网络系统中完成测试,凡是不合格的同学,将返回重新学习。
三、以发挥个人先锋模范作用为宗旨,引领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塑造典型,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团体,在学生中他们是党员,在党员队伍中他们是学生。大学生党员必须认识到这种特殊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为此,大学生党员要带领广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知识,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和价值取向。
2.突出学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习上的先锋模范作用
业精于勤,荒于嬉。大学时期正处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学习是第一要务,所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体现在认真学习、努力成才上。大学生党员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及时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动态,在同学中及时传播新信息,带领同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