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解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状况,以赣西的S县和L县为例深入调研,调研中发现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不足,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政策引领、舆论引导、组织保障和长效机制等措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关键词]社会力量;新农村建设;调研;政策引领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
逐步减少相对贫困人口,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但是,在社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很严重,因此,要实现相对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必须汇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本文以赣西的S县和L县两县调研为例,深入探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等问题。
1赣西S县和L县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1.1赣西S县和L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S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北部,总面积721.11平方公里,全县辖3个乡,6个镇和1个垦殖场,155个行政村,总人口4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万人。自2006年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以来,S县先后建设了1130个新农村建设点,涉及全县10个乡镇,154个行政村,惠及农户4万余户,近16.8万余人。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投入各类建设资金近7亿元,拆除“空心房”、无保留价值的旧烂屋3500余间,清理乱堆乱放850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2300余处;完成改主路400余公里(含入户路);改水100%,改厕3.6万余户,达90%以上,改房3.7万余户,达92%以上;新建各类健身场所670余处,安装路灯1.5万余盏;绿化各类苗木200万余株。建设了319国道(S县段)秀美乡村示范带,打造了一批以麻田村、戰山村、山田村、万石村、太塘村等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亮点,以豆田村为代表的中心村示范亮点,以杨岐南源街为代表的镇村联动示范亮点,以中国红鱼文化村、豆田农博园、金泰农业等为代表的省级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示范亮点。2012—2014年,该县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
L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南部,总面积1062.06平方公里,全县辖8个乡、5个镇和1个垦殖场,157个行政村,总人口24.6万。近五年来,全县各乡镇新农村建设涉及行政村数为106个,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居优美村”的目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变,改水、改路、改厕、绿化和村庄整治已基本完成,整体环境有很大程度提高,村容村貌彻底改变,群众普遍感到满意。同时,该县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快,村民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
1.2赣西S县和L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S县和L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少数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搞形式、摆花架子,是政府搞的政绩工程,与己无关。部分村组干部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当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存在政府要我抓的思想。农民的依赖思想严重,“等、靠、要”,寄希望于上面有足够资金。二是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重建设、轻管理。新农村建设项目验收后,不少示范点柴草乱堆乱放、脏乱差等现象死灰复燃。路灯坏了,无人修;凉亭破了,无人管;新配的健身器材,成了晒衣晒被的工具。另一方面,重视村庄建设,忽视产业发展,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再者,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三是资金制约突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后期管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带动群众发展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规模产业,农民的收入较低,生活比较艰辛,投资乏力。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虽然政府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财力所限,项目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投资较少,往往捉襟见肘,导致村点建设欠账资金较多。
2赣西S县和L县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2.1赣西S县和L县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赣西S县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社会力量采取资金、实物、技术、劳力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凝心聚力的良好格局。如,S县远洋出口玩具厂总经理李中伟,一次性捐赠水泥、河沙等实物,在夭埠村扶持建设了一个示范点,自发带领群众修建了入组、入户道路,修建了群众健身娱乐广场。福田天绿现代农业基地总经理宋华,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把清溪村作为生产基地和“第一车间”,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安排劳动力300多人。二是广大群众积极筹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大群众特别是试点村村民倾注极大热情,积极筹措资金,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如,S县金山镇横水村缪家湾试点村村民每人自筹300元,全村共筹集5万元资金修建入组路480米,排水渠280米。东源乡东源村村民自筹资金3万元修建入组水泥路。
近5年来,L县共吸引社会资金(外资)32家企业入驻新农村建设,总投资约为134527.3万元,投资涉及面广,农民受益足,涵盖了旅游、农业、电力、苗木、养殖等行业。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通过各种形式发动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参加新农村建设。5年来村民自筹自建农家乐132个,社会各界人士捐款约345.5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资约833.9万元,村民自筹资金约1011.5万元,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预期效果。
2.2赣西S县和L县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被认为是新农村建设是形象工程,建设项目没有实际意义;二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资产、资金遭到浪费;三是村点在与社会力量合作时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没有持续性,一些单位或个人只是一次性或临时性参与新农村建设;一些单位或个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不是很充裕,后续投资乏力;农民的组织性不强和积极性不高影响到了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具有连续性和长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汇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