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组织建设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钟钛申,陈少平

(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组织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组织建设基本内涵的阐释,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组织建设存在“政治话语与时代诉求”“目标指向与战斗堡垒”“理想信念与组织行为”等三大关系,由此立足高校实际,从“嵌入与建构”“熏陶与共生”“认同与自觉”“推动与创新”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组织建设的契合点进行阐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组织;同一性;互补性;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41-04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项目] 2014年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立项重点课题“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以福州大学城为例”(闽政研2014-A3);2014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以福州大学城为例”(2014B049)

[作者简介] 钟钛申(1979-),男,畲族,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陈少平(1957-),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中,理所当然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广泛共识。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也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等共识。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内容。即便如此,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界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关于“三个倡导”的表述,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以颜晓峰、张凤莲为代表,他们认为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形态的表述方式;另一种观点以申维辰为代表的认为是进一步凝练的原则,是一种开放的表达。尽管存在诸多分歧,但纵观相关学者的观点,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涵盖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社会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在我国占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并能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价值观。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当前,高校存在师德师风败坏现象和学术不端行为,大学生存在信仰迷失、人格解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在高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更新理念、加强研究、拓展途径、创新模式、提高素养等方面下功夫,并通过理论实践教学、特色校园文化、网络平台教育、校内外联动教育等方式,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构建融认同、动力、联动、体验、情感等机制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原则:一是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要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知与行、知荣和明耻结合起来,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二是要坚持贴近师生的思想特点、贴近师生的现实要求、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同时要做到“四个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

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三是要坚持教育机制创新的规律性、实效性、人本性、实践性、包容性等五项原则。

二、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

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衡量党组织建设的三大要素。基于党组织建设与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内在同一性,只有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党组织建设才能得到切实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破解瓶颈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富有个性的心理特征,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等特质。高校党组织处在学校事业发展和推动本单位工作的最前沿,对基层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也最有发言权,要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主动迎合诉求,充分挖掘和释放潜在的创造力[1]。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在抓方向、议大事、出思路、管大局上下功夫, 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倾向,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创造性地落实好上级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创造性地解决好具有全局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

(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所谓凝聚力,从个体上讲,就是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关联;从整体上讲,就是团体成员对组织目标认同的程度。党组织的凝聚力体现在党组织的亲和力、思想教育的渗透力、党员干部的感召力、党员个人的人格魅力、党内活动的吸引力等方面[2]。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就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师生作为基本职责和自觉行动,在领导和管理中强化服务理念,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达到贴近、团结、引导、赢得师生的目的。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有效发挥组织领导、引领示范、教育培养、权利保障、帮助帮扶、政策宣传等功能和作用。围绕发挥大学四大功能特别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成才、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等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大限度地凝聚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巩固和扩大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组织建设在线全文阅读。

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党组织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84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