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学科专业——均衡设置
升达是一所经贸管理类学院,所设专业是绝大多数民办院校都开设的专业,是三本招生中最常见的专业,因而也成为三本招生中竞争最激烈的一些专业。
以往河南三本招生文科竞争最激烈的20个专业几乎全是升达的所设专业,理科竞争最激烈的20个专业有一多半也是升达的所设专业,升达不论是在文科招生还是在理科招生中都没有专业的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往年在河南三本理科招生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专业是招生计划最多的三个专业,其中郑州大学等5所河南公办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招生计划,占了招生总数的68.49%;河南大学等9所河南公办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招生计划,占了该专业招生总数的87.82%。面对着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民办院校在这些专业上招生困难就不难理解了。
基于此,升达在努力把现有的专业打造成名牌专业的同时,还应该迅速发展一批新专业,以满足不同专业爱好的考生的需要,通过专业优势来增强招生中的竞争力。如,可依托包括军校在内的河南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增设一些理学、工学、医学类专业,逐步改变学院理工科专业少,学科专业设置不均衡的局面。
2.4 人才培养——区别进行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发展方向多向、求知途径多种、个人及家庭情况多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再用一个“模子”塑造学生,用“标准化”工业生产的方式去培养学生,就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三本学生的文化素质越来越低,三本分数段内的学生的文化差别也越来越大,对组织教学(特别是高数等理工科课程)是有影响的。
因此,高校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人才培养原则,努力为不同文化基础、不同潜质、不同志向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渠道,引导学生朝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使学生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获得相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最好的发展。因材施教、区别培养其实质是要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现行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和非教学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这一方面,南京大学已经进行了尝试。2009年,南京大学制定了“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第一个“三”是把本科阶段的教育分成3个阶段,首先在大一时实施通识教育,从大二大三开始专业化培养,到了大四则进入多元化培养阶段。第二个“三”是根据学生需要,将多元化培养分成3个方向:专业化培养方向、复合人才培养方向和创业就业方向。山东省改革的步子更大,2011年5月10日山东省教育厅举行了《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座谈会,宣布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让学生真正实现自选学习时长。黄河科技学院也实行了分级教学,他们按照当年本科学生总数的15%、70%、15%的比例,分为一、二、三级,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总之,上述做法改变了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人才培养方式,代表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念,值得学习借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项艰巨的工程,实际运作颇为不易,教育成本也将提高,这一点不言而喻。
2.5 品牌传播——五位一体
民办院校不仅要不遗余力地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还要不失时机地、客观真实地宣传自己的办学成就,传播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社会知名度、行业美誉度和用户忠诚度,这一点对于民办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认为,教育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大学品牌的传播主要应选择公共关系策略、事件营销策略和口碑传颂策略等隐性传播战略,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学校“用户”、 管理机构、新闻媒体、 文化旅游者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从民办院校的实际看,认为主要依靠五个方面:①依靠管理机构传播。主要是指以上级组织的各类评估、考察、考核等为契机,充分展示自身的办学成就和特色,取得上级的充分肯定。该种传播来自官方,具有权威性、说服力。②依靠学生(包括学生的亲朋)和校友传播,利用他们对母校的认可和感情,主动地向亲朋好友推荐介绍。这种传播传播面广,传播时间长,传播效果显著,公众认同感强。③依靠生源地的高中教师传播,即让高中教师在充分地了解学院的基础上,形成对学院的高度认同,主动地向考生推介学院。这种传播在考生中的导向作用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④依靠新闻媒体传播,通过媒体对办学成就的报道,获得广泛的社会知名度。⑤依靠各种学术会议、行业会议等传播,通过向会议提交论文,介绍经验,宣传我们的成就和特色。
3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未来
民办三本高校包赚不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时代已经来临。只有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民办高校才能在未来取得长远的发展。2014年,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对沿袭了数十年的招考制度进行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更具专业性的综合素质人才。这场变革,对于民办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愈加开明的教育态度,势必促使民办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机会和困难并行,优秀的民办高校必定会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砥砺前行,书写民办教育的光明未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谢湘.现在中国最缺的是安心做本科高校[N].中国青年报,2005-03-14
2 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3 浦奕安,王恒志.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谈“新教改”方案[N/OL].新华网,2010(3)
4 徐玉芹,姜雪.山东推行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 上本科有望3年毕业[N].山东商报,2011-05-11
5 贺树辉,张玉甫.融合相长,教学科研比翼飞——黄河科技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成绩斐然[N].中国青年报,2011-06-24
6 刘志刚.行业型大学并不是天生就有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1-01-17
(责任编辑 晓 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基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民办高校发展研究——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