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校贫困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帮扶工作探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朱里静 党林夕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文章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以其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帮扶工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就业现状、就业困难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高校做好贫困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及途径,以促进高校贫困生顺利就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5.012

作者简介:朱里静(1988-),女,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林夕(1988-),女,华南农业大学

学生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01-15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应届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比“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增加了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对贫困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高校中的贫困生数量也随之上升。据《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指出,2013年,各类助学金共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708.48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6.95%,比2012年增加15.36万人。2高校贫困生虽获得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帮助得以完成大学学业,但因各种原因,其亦存在就业困难的现象,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帮助其提升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重中之重。

1 高校贫困生就业难主要因素

1.1 社会因素

首先,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的逐年增多以及就业岗位数量增长缓慢或下降对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产生了客观的影响。据相关就业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 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少7.3%;2014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3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加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其次,社会就业环境中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除个人职业素养和技能之外,对其家庭经济条件、个人社会关系、户口、地域、外貌及身体条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贫困生一般是来自农村和城镇的低收入家庭,往往会缺乏上述一些条件,这样更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第三,部分用人单位缺乏培养人才的意识和耐心。因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对工作岗位要求和技能不是十分熟练,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他们更愿意以更高的工资聘请有经验的人士前来工作,这样也客观上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可应聘岗位的减少。

1.2 经济因素

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需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及资助才得以完成大学学业。一般情况下,贫困生个人较难有充足的经济能力去课外进行专业、职业素养的提高以及求职技能的提高工作。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学生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到企业求职,都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又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拦路虎”。贫困生缺乏经济能力去社会机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求职技能培训,而求职过程中的简历制作、服装、交通等经济花费都对贫困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影响。

1.3 个人因素

影响贫困生就业的个人因素主要为其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在职业素养方面,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可能缺乏个人特长,兴趣范围较窄;因经济原因,其可能需要外出勤工俭学而导致学习及专业锻炼时间不够充足,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不够;因部分贫困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当地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其缺乏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欠缺。

心理素质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较大,就业期望值较高。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大学,背负着改变家庭整体命运的重担。家人的殷切期盼以及自身对改变未来命运的渴望,容易造成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在国内,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在进程当中,但在国人的固有观念里“大学精英教育”仍占较大的比重。许多大学毕业生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仍以“精英”自居,容易忽视社会就业现状,容易造成就业过程中的失误。而贫困生加上其家庭成员的期望,其个人对未来的就业容易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若加上对社会就业现状的忽略,容易在就业时有较大的心理落差,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后续就业工作。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在就业竞争力方面,贫困生容易因其职业素养的缺乏而导致其缺乏就业竞争力,或因其就业技能的不足导致就业过程中的失利,这些最终的结果是就业困难。

2 做好贫困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帮扶工作的意义

根据唯物主义辩证法,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高校贫困生就业的内因是个人因素,其中个人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帮助其提升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1 是党、国家和社会的必然要求

做好贫困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帮扶工作,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和国家助学政策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到高校,就是要以生为本,实现高校协调、可持续发展。贫困生属于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职业素养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也较弱,求职的成功率较低。若就业率低,亦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会使民众及当事人对高等教育产生一定的怀疑,“读书无用论”容易再次抬头,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贫困生的助学情况,提供了多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贫困生建立健康心理,让党和政府的政策、资助落到实处,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高校贫困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帮扶工作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高校贫困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帮扶工作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74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