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炎 君1,2
(1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针对湖北农业发展的成效与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湖北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加工产品附加值;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农业发展的投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农庄经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湖北农业;发展对策;具体建议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02
*基金项目: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BXY2013003)
作者简介:钟炎君(1982-),男,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长江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4-11-10
0 引言
湖北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猪和淡水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其农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成效,但仍然还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湖北农业务必因地制宜地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以推动湖北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1.1 稳定壮大粮、棉、油等传统优势产业
稳定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是湖北建设农业强省的基本要求,也是湖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湖北要壮大发展粮食优势产业,水稻以江汉平原与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产区、鄂中丘陵与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产业带、鄂东北优质粳稻产区为重点,小麦以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产区、江汉平原与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产区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等措施,稳步推进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调整粮、棉、油种植结构,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补贴和收购价保护等支持政策。油菜要以提高优质产品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产业综合效益为目标,以“两江”流域双低油菜生产为主体,以培植油菜籽加工业和油菜种子产业为“两翼”,充分发挥湖北双低油菜生产优势,做大做强油菜加工和种子产业,促进双低油菜产业做大做强。
1.2 大力发展小龙虾、河蟹、鱼类等特色优势水产业
近年来,水产业已发展成为湖北第三大农业产业支柱,要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一是通过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武昌鱼、小龙虾、黄鳝、河蟹、黄颡、斑点叉尾鮰、龟鳖、泥鳅、鳜鱼等重点名特优新水产品,努力提高水产品经济效益;二是集中整合全省水产资源,全力打造“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和“梁子湖”大闸蟹等代表性的名优精品水产品,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区域化的大宗水产品产销模式,形成湖北水产品市场优势;三是加快转变水产品加工方式,加长加粗产业化链条,大力培育水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充分运用水产科学创新技术,普及水产品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提高大宗水产品产量;五是利用自然水产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垂钓等休闲渔业,以提升特色优势水产品的发展空间。
1.3 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作物产业
一是调整优化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结构,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充分发挥主导品种的品质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市场需求改良和开发新品种,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二是扶持产区下大力气建设满足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要求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做好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的对接工作,突显产业融合,确保规模建设效益;三是深入开展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开发适销对路的高档次、高品质的特色优势产品,努力提升利用率,实现供产销一体化;四是实施品牌整合、品牌打造战略,既要按区域统一整合“母子品牌”,又要全力打造闻名全国的“公用品牌”,突显湖北区域特色与资源禀赋优势。
1.4 大力促进生猪、牛羊、禽类等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湖北的畜牧产业对于其农业的发展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湖北的畜牧产业,就必须改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从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一是优质瘦肉猪和水禽、珍禽以“两江”流域为重点,肉牛以汉江流域、大别山产业带为主,肉羊以清江流域、大别山区域为基地,奶牛以武汉1+8城市圈为中心,肉鸡、蛋鸡、肉鸭、蛋鸭、鹅等禽类产品以省内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湖北产粮大省的饲料资源、水资源、品种资源丰富优势,在稳定提升传统畜牧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全力推进规模化养殖生产,提升畜牧产品质量,打造畜牧业知名商标品牌;二是加快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生产体系,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畜禽产品附加值;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畜禽生产与饲料产业相互促进发展,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畜牧产品经济效益。
2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加工产品附加值
2.1 全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据统计,2011年湖北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4.33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但其中60%为初级产品出口,30%是初加工产品出口,精深加工产品出口仅为10%左右。可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制约了湖北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湖北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深精加工产业,培育一批能引领、带动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创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一是在已建成的优质稻米、水产品养殖、优质三元猪养殖、速生林等产业带,优先发展优质水稻、水产品、生猪和纸品等精深加工业;二是在“两江”流域的“双低”油菜籽和棉花产业带,突出发展优质食用油和油脂、纺织服装等精深加工业;三是在梁子湖、洪湖等湖区及清江库区、丹江口库区等水产生态无公害养殖示范产业带,重点发展优势鱼类及蟹虾鳖鳗蛙珠莲等名特优势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四是在鄂北岗地、鄂中丘陵、鄂东弱筋专用等小麦产区,推动发展优质面粉与饲料等精深加工业;五是在鄂西全力支持发展茶叶、烟叶、柑橘、魔芋、蜂蜜、香菇、中药材,鄂东发展板栗、茶叶、苎麻、桂花、蚕丝、楠竹、蜂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湖北农业发展对策建议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