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法规制度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11-0010-09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的过程。对全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见表1),可以发现如下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在遵守党规党纪方面,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得是好的。但是,党内也存在着违反党规党纪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虽然对违反党纪政纪的处理越来越严,但顶风违纪的情况仍然存在。基层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情况相对较为严重。每月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乡科级最多,其次是县处级(见表2)。
2013 年至2016 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4.1 万件,党政纪处分人数达到116.5万人(见表3)。数据表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明党纪政纪,取得了巨大成绩;另一方面也表明,党内存在大面积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严重。
其中,2016 年全年,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253.8 万件次; 立案41.3 万件, 增长25%;处分41.5 万人,增长24%,其中处分省部级干部76 人、厅局级干部2781 人、县处级干部1.8 万人、乡科级干部6.1 万人。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4.8 万人。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案件3.2 万件、渎职侵权案件5266 件[1]。从2017 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的立案数量和党纪政纪处分人数依然比较多(见图1)。这说明,一些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依然严重。
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也是一个依规治党、制度治党的过程,即在党内法规制度轨道上解决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出台一大批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到2016 年12月,制定修订了74 部中央党内法规,超过现行有效的170 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40%,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2]。所谓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不仅仅是指已经制定的党规体系框架的形成,还指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理论框架的形成主要是指按照“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监督”相统筹相协调原则,建构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1+4”基本框架,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4 个板块。所谓规范主体就是规范党组织的设置、职权和职责以及党员主体的条件、权利和义务,由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来实现;所谓规范行为就是规范党的领导活动和党的建设活动,由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和党的建设法规制度实现;所谓规范监督就是规范党的活动、工作和党员行为的监督保障措施。这就从理论上勾勒出依规治党的“四梁八柱”。党内法规制度是党内生活的“明规则”。然而,党内法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党内一个时期以来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潜规则”的消解乃至抵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党内先进政治文化与党内法规制度的相互作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