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镇,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提高了,才能引起世人的关注,才有向心力、吸引力,吸引人们尤其是外来商户来此地创业,从而为该城镇带来就业机会和财富。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最有效的方式是高级行政机构的入驻。地级市总会比县级市更有地位、更知名;而省级市又总会比地级市更有地位、更知名。不过,除非进行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邯郸作为地市级党政机关驻地的地位很难改变,虽无虑降为县级市,但升格为省级市也几乎没有希望。只能寻求其他的办法。目前,邯郸市区非农业人口已达140万左右,进入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行列,并且是拥有自主立法权的全国19个较大的市、全国179个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还获得了“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称号。其辖区内的永年县也获得了“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的称号,永年县旧县城——广府古城还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都使邯郸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得到显著提高。邯郸市建设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的决策也会有力提高邯郸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除此之外,邯郸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1、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邯郸由资源型城市转变工业型城市。邯郸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煤铁资源而兴。邯郸市以煤铁等矿产资源发展起了冶金、电力、建材等产业,形成以这些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资源型城市对本地资源的依存度很高,一旦资源枯竭,就会面临衰亡的命运。目前,邯郸市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如不未雨绸缪,尽快找到煤铁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成功实现产业的转型,邯郸不但不能恢复历史上作为名都大邑的光荣,还可能再度衰落。因此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促使邯郸企业生产从粗加工转为精加工,从一次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经济,逐步将邯郸由资源型城市转变工业型城市[11](P77)。
2、发挥邯郸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邯郸由文化大市转变为文化强市。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邯郸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汉。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六百多年的都城史。中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邯郸历史文化开放、进取、包容之基调,形成了上古时代的女娲文化、新石器中早期磁山文化、战汉时期的赵文化、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化、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文化,以及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和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悠久的历史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历史遗存丰富,层次脉络清晰。全市现有文物古迹15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97处,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1处。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省级23项。[11](P151)邯郸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时间跨度大,内涵宏大,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相匹配的特点。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藏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也为邯郸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文化基础。但是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绝大多数并没有开发出来而变为现实财富,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邯郸只是一个文化大市,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市。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大力发展邯郸文化产业,将邯郸由文化大市转变为文化强市。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邯郸的知名度。有知名度方可招来投资商、引来游客。由于宣传推销不够,邯郸“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拥有自主立法权的全国19个较大的市之一”、“全国179个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等称号还没有被外地人广泛认知,一些很有游览价值的景区没能享有应有的知名度,“藏在深山,无人知晓”。如人人皆知秦始皇,却不知其出生地就在邯郸。邺城,这座六朝古都,在学术界几乎无人关注,没有被当成古都。大名,虽然只后唐庄宗李存勖和大齐皇帝刘豫在此短暂建都,但作为陪都却长达七朝。学术界对这一现象很少了解。邯郸市的新闻媒体、出版部门、外宣部门、互联网等要加大对这些称号及宝贵资源的宣传力度,借以提高自己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力争达到“河南少林、山西平遥”那样的宣传效应。在加大在重点省市和中央媒体宣传的同时,要积极扩大宣传覆盖面,尤其是要积极开拓境外宣传渠道,把自己推向境外[11](P10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邯郸四古都商业的兴衰及其对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启示(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