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预防甲型H1N1流感传染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B.加强身体锻炼C.养成勤洗手的习惯D.消灭蚊子
(7)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采取的措施是▲。
(8)截止2009年5月28日,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例。该流感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性高,尤其是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的青壮年易受感染。就此看来,甲型HlNl流感的易感人群主要是▲。
(9)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已出现极少数死亡病例。从传播途径分析,甲型H1N1流感属于▲传染病。
(10)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11)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免疫的特征。
(12)但是患过这种病的人以后很少再患第二次,这是因为该患者具有(▲)
A.传染性B.免疫力C.抗原性D.抗药性
(13)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
C.传染源、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4)2009年3月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到6月30日5000例,说明了甲型H1N1流感具有▲性。
此例题是我在复习《人、健康与环境》时设计的。此题所创设的情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把科学(传染病、免疫)例题与生活、社会热点(甲型H1N1流感)结合起来,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生活既科学,科学既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奋感。
1.2例题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促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例题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基于一个班级人数众多,他们在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上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例题的设计在难度上要分层次,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又通过师生互助、生生互助等形式进行交流,帮助低层次的学生全过程参与到稍高难度例题的学习,从而获得适当的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初中科学复习课中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