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例题2通过【设计实验】和【实验及结论】两环节问题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在对该知识点上的理解存在的误区,然后通过【拓展研究】对学生学习进行矫正指导。
3思维拓展与能力提高作用。
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表述能力。在例题教学中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思考、争论,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题3、学习科学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严谨,从而发现许多特殊的规律。例如:在学习中我们遇到有许多“1+1≠2”的事例,请你仿照示例填写下面表格:
“1+1≠2”的事例解释原因
示例1g碳酸钠溶液与1g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不等于2g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自己写出一例
例题3是一道开放型试题,它的答案有(1升酒精与1升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升;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或(1g硫酸溶液和1g氯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不等于2g;生成硫酸钡沉淀)等等。通过此开放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发挥集体的思维能力,获得多种智慧型结果,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例题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维度
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进步。对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要从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性、学生思维力的有效性和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性三个维度进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初中科学复习课中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