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肉搜索”既是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也是互联网法律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这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社区”模式,在中国转型期尤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需求与规范发展前景。“人肉搜索”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对法律规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首先在中国兴起的“人肉搜索”的基本背景、成因、社会功能以及法律规制的框架性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便使得这一新的网络公共生活模式能够在一个规范化的法律框架之内充分发挥其正面功能,促进中国实体的公民社会与政府结构的现代化发育。
【英文摘要】“Manpower Search” is not only a special phenomenon of China, but also a necessary stage of Internet law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This is a new community model based upon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which will have especially the special social function demand and the normative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npower Search” in China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legal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new requests to the law regulation. This paper has primarily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 basic background, reason, social function and frame structure of law regulation of “Manpower Search” originated in China, which will make this new Internet public life model exert its positive functions sufficiently in such normative law frame to promote the modern growth of the civil society and government structure of China.
【关键词】人肉搜索;网络社会;社会功能;法律;制度文明
【英文关键词】Manpower Search, Internet Society, Social Functions, Law, Institutional Civilization
【正文】
一、引言
人肉搜索(Manpower Search),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的一种新型网络搜索引擎模式。这种新型搜索模式最早诞生于2001年的猫扑论坛,在历经7年的不断发展与调整过程之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中国特色”[①],一种通过大规模的网民参与而实现的网络社区的互动模式。这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社区”模式,在中国转型期实体化的公民社会尚不成熟的前提下尤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需求与规范发展前景。“人肉搜索”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对法律规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科学技术刺激法律结构变迁的重要证明。[②]
这一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是:以“人”为本,搜索需求方先在相关网络社区发帖求问,然后由互联网上海量的网友从不同地域、阶层和知识背景做出解答,最终获得一个综合性的答案。“人肉搜索”在国外尚未引起多大的重视,包括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也只是在今年愚人节以“愚人”方式表示了一下对“人肉搜索”的关注[③]。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自2001年猫扑网的“微软陈自瑶事件”开始,通过猫扑、天涯等知名网络社区的大量实践,“人肉搜索”已经渗透入中国转型时期公民社会的建构过程之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我们对下列事件不会陌生:2006年的魔兽“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钱军打人”事件、流氓外教案、伊莱克斯女助理案以及与“很黄很暴力”这一流行语有关的张殊凡事件、华南虎事件,甚至包括最新的“金晶被打”事件。[④]通过“人肉搜索”,这些事件中的当事人的个人资料(甚至包括大量的隐私)被公之于众,当事人为此受到一定的精神压力。同时,“人肉搜索”在公民道德与公共事件领域发挥作用,并通过社会舆论本身的效力机制,或者直接达到惩戒当事人的目的,或者引起网络之外的公民社会实体或政府实体的注意,从而将网络关注导向现实机制。当然,“人肉搜索”也存在大量的负面影响,搜索环节不透明,缺乏程序正义,侵犯个人隐私,误导“告密文化”与暴民政治……对此,青年学者李扁认为,人肉搜索是网民自发的选择,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见义勇为最终是要为的,有为就比麻木好,这是侠义精神的延伸。”;所出现的负面影响在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需要有一个网民自组织的过程,人肉搜索会逐渐走向完善,并最终发展成有效的舆论监督工具。李扁同时对“人肉搜索”前景抱持乐观,认为随着人肉搜索逐步规范,拥有道德勇气、追求道德完善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将推动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人肉搜索必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从而能逐步兼顾到人们小的方面的私权。”[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人肉搜索:网络公共空间、社会功能与法律规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