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 读点前移的各种可能图示
在这个图示中,主读点M.DET.P.m和M.DET.P.n之间出现底物耗尽现象,读点前移就是读取M.DET.P.l和M.DET.P.m之间的吸光度速率。图中给出的M.DET.P.m正好在拐点上,这种可能性太小了。红色箭头才是更多的M.DET.P.m可能性之一。
当然最理想的状况是左侧的红色箭头,如果是右侧的红色箭头,即便是读点前移也毫无意义。
由此可知,Advia的读点前移技术相当的复杂,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而且在前移点的选择上也很令人抓狂,远不如东芝的弹性速率法简单。不过,利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判断试剂问题,也可以判断反应过程中的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要清醒的知道,利用读点前移技术,必须进行试剂空白检测,并且计算出Blank u/d和Sample u/d,还要知道检查点Check D.P.I的设置和前移点M.DET.P.l的设置,否则无法使用这一技术。
四、前带监测:
Prozone前带监测功能是几乎所有生化仪都拥有的,Advia系列也不例外。更何况Advia强调免疫比浊功能,所以前带监测的设置与IMA的设置在一起,同在参数界面的一个区域里。
图32 前带监测界面示意图
前带现象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偏低,这与底物耗尽类似,但在曲线上,而且截然不同。
在前带监测选择里,前带计算公式可以选择前带公式(用于终点法项目),也可以选择速率公式(用于速率法项目)。无论选择什么公式,Prozone Limit前带范围都要输入,这也是前带发生反应的实际吸光度值,超过这个值就会判定是前带反应。
Prozone judge是前带的反应方向,这个方向决定是高于还是低于ProzoneLimit值,来判断前带现象。
如果选择速率公式,那么必须输入judge limit的值,这个值低于前带子读点的吸光度值,将不进行前带检查。
M.DET.P.m/n和S.DET.P.p/r则为用于前带检查的主读点和子读点,这与常规参数里的不同,也就是参数设置里的Calculations method setting里的M.DET.P.m/n和S.DET.P.p/r完全不同。而且只有选择了前带监测才有效。
下面举例如何使用前带监测:
图33 前带监测举例
图中的实线是正常样本,虚线是前带样本。
实线A的主读点中间值为M.DET.P. m 88 –n 90= 0.750,子读点中间值为S.DET.P. p 51 – r 53 = 0.400。主读点与子读点的吸光度差为0.350。把这个数值作为Prozone Limit值。
虚线B的主读点中间值为M.DET.P.m 88 –n 90 = 0.726,子读点中间值为S.DET.P. p 51 – r 53 = 0.667。主读点与子读点的吸光度差为0.049。
Prozone judge设置为向下范围,0.049小于0.350,所以发生前带现象,因此结果带有p标示,提醒操作人员注意。
如果是低浓度反应,可以讲前带主读点设置在启动反应之后的几个点,而子读点可以设为0不用。
下图是Advia1650的设置参数,R2加入点为49点。
图34 前带监测的设置举例-Advia1650
而在速率法中,前带的现象也会导致结果偏低。
图35 速率法前带现象图示1
上图中曲线A是高浓度校准品,曲线B是同值的高浓度样本。校准品由于经过处理,所以不会存在前带反应,而样本则不然,几乎无法避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Siemens Advia 系列生化仪参数详解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