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建和谐融洽的新型社区,回归传统邻里关系
现代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特点也造成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冷漠、“人情味”缺乏,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城市主义一个重要的理念便在于对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理解,建设有人情味的城市家园。
成都市在未来的社区营建中应该注意:第一,居住、就业和商业的多功能混合和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宅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的基础;第二,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中心是创造可识别场所的关键;第三,通过保持社区中人的多样性,及增加社区间人与人的联系与互动,减弱社会的贫富隔离、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冲击力。 (3)人与自然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成都作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之下一定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第一,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注重公众的参与;第二,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理解与关注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变化。 15.试述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和手法。(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和手法。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方式; (2)古典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文化寓意; (3)中国传统造园植物与其他要素的配置;、 (4)举例说明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手法。
16.论述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特点及差异。(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地域园林类型、特点及差异。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山石:江南园林叠山石料以太湖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几乎全用叠石,能仿真山之脉络,做出峰峦丘壑,洞府峭壁,曲岸石叽,或做空间之屏障。或散置,或依墙而筑壁山等等,手法多样,技艺高超。北方园林叠山用石,以当地产的青石和北太湖石,这两种石材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风格十分协调。叠石风格幽燕沉雄。岭南园林以宅院为主,庭院和庭园相结合。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皱褶繁密,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塑石,用雕塑艺术的手法仿造自然山石的园林工程。山体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运流畅的形象,但只管远观,不可近视。在沿海一带也常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
(2)园林理水:江南园林理水运用异常繁多,大到了无园不水的局面。但是由于面积狭小,水面也不够大。理水方式不如北方皇家园林丰富,但理水的意境处理及艺术手法则更
为细腻。北方园林水资源匮乏,北京除西北郊外,均缺少充足水源,因而水池面积都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岭南园林理水手法多样,不拘一格,有些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呈规则式的水池。
(3)植物:江南园林由于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能充分利用花木形成四季景色。花木也往往是观赏的主体。北方园林受气候的限制,冬天落叶,水面结冰,很有萧索感。为了使宫苑庄重,冬有绿色,所以多种北方针叶树种。观赏植物比南方少。岭南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还大量引进外来植物。
(4)园林建筑:江南园林以江南乡土建筑作为创作的源泉,个体形象玲珑轻盈,气质柔娟,室内外透通,灰砖青瓦,白粉墙壁,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能显示另一种淡雅的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空间多变,纯山水空间,山石与建筑围合的空间,庭院空间,天井,甚至疏角、廊侧、墙也作成小空间,形成小景。北京布局规划难免重视礼仪,浑厚凝重,北方气候寒冷,建筑形式比较封闭、厚重,具有刚健之美,因此规划布局的主线和对景主线运用较多。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整体性较强,不如江南园林之曲折多变。岭南园林建筑受炎热气候的影响,必须考虑自然通风,故形象的开透更胜于江南,如装修、壁塑、细雕等。在规划设计上,建筑比重大,且体量偏大,故显得壅塞、深邃、幽奥有余而开朗之感不足。
17.论述您对城市立体绿化未来发展的思考。(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
(2)城市立体绿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城市立体绿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考。
18.论述古典园林艺术精华,及其在现代造园活动中的启发。(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精华分析,如何古为今用。 答案及评分要点:
(1)我国园林艺术的重要地位。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她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2)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作为高等学府的园林专业是培养从事园林建设的高等人才,就有必要学习古典园林,掌握其特点,再结合国外的园林文化,去为社会主义的园林事业服务——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掌握好继承和创新,运用好源与流的关系,才能与时俱进。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没有发展就无创新。“只要有不同民族的存在,就有各自的传统,传统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人类社会,经济,文
化而言,却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但是不能把传统与时间上的过去等同起来。处在当今世界开放的格局,处在全球信息文化社会的网络时代,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必然发展借鉴变异复合,从而必将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我们不仅要吸取国外的先进文化,还需要借鉴“传统”。试想如果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形成、成长、成熟一概不知,那麽,在未来园林建设和创新中就不会自觉地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源”与“流”的关系。
(3)古为今用。一方面,通过园林史的学习,不仅仅是缅怀过去的辉煌,而且要明确古典园林中哪些是精华,能自觉地为现代园林建设、创新服务;哪些应该扬弃甚至否定。在原有基础上,古典园林与国内外现代园林设计作品相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及其实用性,认清楚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以便在园林规划中应用。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古典园林规划中与现实较为贴近的思想,将其深化。如在我国园林规划中,居住地朴实的自然规划思想早已存在,这与现在所提倡的理解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块特征和整体规划性的设计原则是相符的。如我国唐朝著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王维居所辋川别业即为很好的例子。他依据自然中的山、岭、坞、湖、溪、泉、滩等自然地貌,结合树木花卉,规划了文杏馆、孟城坳、华子冈等20处景点,天然、朴素、疏朗。
19.从园林的生境、画境和意境三个层次分析园林意境的营造。(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园林意境的内涵和营造。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园林意境的概念和具体内容; (2)各层次园林意境的形成和具体表达; (3)举例分析园林意境不同层次的内容。
20.论述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思想对未来造园的影响。(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古典园林哲学思想对未来造园的启示。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 (2)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思想在造园中的具体应用; (3)举例阐述其对未来造园产生的影响和应用方式。 21.论述风水在园林相地中的运用。(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风水与造园的关系和应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风水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主要内容是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它在园林的相地选址中的运用如下: (2)举例说明风水在相地中的园林应用
早在北宋时著名皇家园林“艮岳”的选址就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宋徽宗刚登上皇位时,没有皇子,于是询问擅长风水的堪舆家,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倘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八卦中东北方为“艮”,据《易经》,“艮”与子孙宗族的兴旺相关。由低变高,唯一的办法是筑山,一座以堆山为主的皇家园林开始兴筑,精于绘画的宋徽宗亲自规划,园成题名“艮岳”,并引开封城中的景龙江水入园,使之成为一座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从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关于园林选址(相地)的理论,可以看出风水思想的影响,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园,似扁似曲;如长弯而环壁,似扁阔以铺云。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从这些文字可知,园林选址是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厌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园冶》在“相地”过程中把造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类型,尤以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受风水思想影响最深,最能体现风水理论的环境景观要求。如山林地:“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槛逗几番花信,门弯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村庄地:“古之乐田园者,居于田亩之中;今耽丘壑者,选村庄之胜,团团篱落,处处桑麻;凿水为濠,挑堤种柳;门楼知稼,廊庑连芸。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余七分之地,为垒者四,包卑无论,载竹相宜。”郊野地:“郊野择地,致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水浚通源,桥横跨水,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围之版筑,构擬习池。开荒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月阴清微,屋绕梅余种竹;似多幽趣,更入深情。两三间曲尽春藏,一二处堪为暑避。”可见,这三种园林地的选址都讲究利用天然环境,山环水绕,幽曲有情,能体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园林景观的特点,这正同中国风水思想所极力追求的理想环境相一致。《园冶》书“相地”的许多方法源自于风水理论的“相地”方法,如“卜筑”、“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开池垒山”以及“依乎平冈曲坞”等。
由上所见,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都受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指导。过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的评价和研究,多是从诗画的角度,借用古代画论、文论的诸多论说;而很少取风水理论的,以致不能全面解释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
22.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职能。(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职责。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风景园林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 (2)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对象和终极目的; (3)风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社会挑战和机遇; (4)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职能和责任。
23.分析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风格类型与艺术特色。(较难,理解) 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以地域分类的种类及艺术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中国古典园林按地域分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 (1)北方园林的特点:
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
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 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
代表元素:轴线对称.在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植物上用松、柏、槐等。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等。 (2)江南园林的特点:
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 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 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
代表元素:植物以常绿的阔叶树如樟,竹,桂等为主,还有落野树种种如柳,桃,海棠等.景观中多采用亭榭廊槛,以桥坊石运用较多.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构成一致,融合为一体. (3)岭南园林的特点:
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 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 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
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代表的元素:植物以木棉,棕榈为主,终年常青,高大挺拔,五彩缤纷.兰花在布景和字花中应用广泛.建筑 有碉楼、船厅、廊桥等地方建筑类型.装修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艺术。
七.材料分析题(共10 题,每题 分,共 分。)
1.从以下图纸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在现在造园中的应用。(适中,综合应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