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教案(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 卢晓 本科生基础课 所在单位 授课时间 人文学部 第九周(第1次课) 授课对象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及备注 第八章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续) 三、悲哀的叹美者——庐隐 悲哀的叹美者,这是庐隐在自传中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哀伤既是庐隐文学创作的主调,同时也是她三十余岁短暂生命的主旋律。“五四”时期,与冰心同时走上文坛并获得了广泛影响的是庐隐。 庐隐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与冰心一样,庐隐也是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的,庐隐初期的创作多是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反映社会悲剧。 但真正显示出庐隐自身的创作个性,从而让人们记住庐隐的,并不是这些创作在五四高潮期的、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的小说,而是在启蒙落潮后,她以自叙传的形式写出来的发自内心的追求、苦闷和彷徨。以《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以及中篇小说《海滨故人》为代表。 创作风格:与冰心的温雅细致不同,庐隐则是豪爽痛快。但一生坎坷的经历又形成了她偏好悲剧的美学趣味,从而使她作品中流露出浓重而热烈的悲哀。 36

四、石评梅的文学创作 石评梅(1902——1928)的生平 石评梅在文学史中的贡献集中在散文诗歌和小说创作方面。 一、诗文: 1、于彷徨中奋进是她诗文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 石评梅与庐隐的创作基调有着相同又不同的特征。 2、倾向于古典美她诗文创作的一个风格特征 包括石评梅的散文也是散发着浓郁的古典美的色彩的。石评梅的散文集是她朋友们在她死后编辑出版的,共有两个《偶然草》、《涛语》,另外还写了大量的游记。 二、蕴蓄着革命诗情的小说 革命与诗情似乎是一个矛盾性的指称,但是在石评梅的小说中却获得了和谐的统一。石评梅是把革命做了一种诗化的理解。 这些小说中有《红鬃马》、《白云庵》《匹马嘶风录》等。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手段 五四两位女作家庐隐和石评梅的文学创作 庐隐与石评梅不同于寻常的创作个性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 相关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课后小结

总结五四女作家创作的不同个性 37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 卢晓 本科生基础课 所在单位 授课时间 人文学部 授课对象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及备注 第九章新月派 第一节新月派的基本情况 一、新月派的产生与构成:新月派的名称是源于1924年正式成立的“新月社”。最初是徐志摹在北京组织留学英美的旧同学成立的“聚餐会”。曾经在北京松树胡同七号开辟新月俱乐部。参加这个俱乐部活动的多为上流社会的文化人或政界、财界以及实业界的名流。外加太太和女友:胡适、陈源、余上沅、丁西林、凌叔华、林徽音、陆小曼等。 第二节 新月派文学活动之文学批评 新月派的文学批评是以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代表和典范的,作为一种有系统的、自觉的理论体系,成为新月派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1、梁实秋的理论根源——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2、对于五四新文学的批评 3、与革命文学的论争: 对五四新文学批评的同时梁实秋还对当时的革命文学做出批评,从而引发了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关于人性论的论战。 38

4.评价这场论争:错位的批评 第三节 新月派文学活动之诗歌理论和创作 新月派在许多场合被人称为“新月诗派”,可见诗歌对于新月派的重要性,可以说新月诗派以自己的新格律诗的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构筑了自五四白话诗实验以来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一、 新月诗派的基本状况 1、人员的构成 2、新月诗派的历史成因 3、新与派的诗歌理论 4、新月派诗运动的价值和影响 二、 闻一多的诗 新诗在诞生后的第一个十年共出版了28个诗集,闻一多占两个,一个是《红烛》(1923年),一个是《死水》(1928年)。 (一)闻一多的诗歌三美理论和诗歌创作。 (二)闻一多诗歌的精神气质。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手段 介绍新月派的基本状况 新月派在诗歌方面的贡献 课堂教学、朗诵 相关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总结新月派诗歌与五四白话诗的不同 课后小结

39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 卢晓 本科生基础课 所在单位 授课时间 人文学部 第十周(第一次课) 授课对象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及备注 第三节新月派文学活动 之诗歌理论和创作(续) 徐志摩的诗 闻一多和徐志摩是新月诗派中最重要的两个诗人,但是他们却有着很不相同的精神气质和诗歌风格。 一、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徐志摩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单纯的信仰到怀疑的颓废这样一个流程,就在他最后想努力在颓废苦闷中振作的时候,命运却剥夺了他的机会。 二、徐志摩的艺术和政治追求: (一)徐志摩的信仰的形成过程 (二)徐志摩这一时期的诗中洋溢着对爱,美,自由的追求。《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代表了此一时期的创作。 (三)艺术上的成熟和发展和政治理想的破产: 《秋虫》和《西窗》代表了此一时期的创作。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教案(8)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教案(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7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