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教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 卢晓 本科生基础课 所在单位 授课时间 人文学部 授课对象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及备注 第一节 狂飙突进的《女神》(续) (二)、在彻底地破坏与创造中,显示出具有现代爱国思想。 最有代表性的是《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思想内涵剖析。 (三)、崇尚自然,肯定物我无间的创造的力量 《女神》中的创造精神也十分鲜明地体现在对自然的赞颂上。沫若笔下的自然显示出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视自然为具有创造力量的主体存在。 第二,我即自然,消除了原有主客体的界限,使自然人格化,既是诗人理想的参照物又是同等物。 三、在诗歌形式上:彻底打破传统诗歌的形式限制,创造“绝端的自由”的新诗的形式,真正体现了诗体的大解放。 四、《女神》的影响: 《女神》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但是中国整整几代诗人都与女神保持了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女神》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 21

第一、开拓了风行一时的“浪漫诗派”,导致了象征派的形成。 第二、对新月诗派的早期诗风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 郭沫若的其他诗歌创作:1923年郭沫若创作的诗歌、诗剧又结集为《星空》,1925年的诗《瓶》是一批爱情诗的结集;写于1921——1924年的诗作,结集为《前茅》;1928年出版的诗集《恢复》。 第二节郭沫若的历史剧 一、早期的历史剧 《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等,这三部诗剧的共同特点都是都取材于神话或历史故事,是诗和戏剧的结合。 在1923年发表了《卓文君》和《王昭君》,这两部剧作与1925年创作的《聂嫈》合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 二、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创作观念: “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手段 郭沫若诗歌的时代精神和艺术特色及郭沫若早期的历史剧 郭沫若诗歌的艺术特征和历史剧创作观念 课堂讲授 郭沫若相关艺术作品 参考资料 总结郭沫若在五四新文学中的历史地位

22

课后小结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 卢晓 本科生基础课 所在单位 授课时间 人文学部 第六周(第二次课) 授课对象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及备注 第六章郁达夫为代表的创造社的文学创作 一:创造社的小说的整体特征剖析 1、小说的命名和概观:最早给创造社这类小说命名的是创造社的理论家郑伯奇。郭沫若的自传体小说《漂流三步曲》为主要代表。使创造社的身边小说蔚为大观的是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的出版。 2:身边小说形成的背景: (1)首先是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给青年人带来的精神苦闷——弱国子民的屈辱与悲哀。 (2)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创造社小说和日本私小说的比较。 (3)受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 二、感伤苦闷的自叙传一一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自叙传的含义。 郁达夫的小说,大致可以分划不同的几个阶段: (一)性的苦闷 23

“性爱”是郁达夫小说一个具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主题,郁达夫 所写的是青春期的躁动,以及被压抑不得发泄的苦闷。 《沉沦》共收入《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三篇作品。以《沉沦》为代表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在诉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这种情感遭遇。反映他们在异国身受的屈辱与苦闷。 由《沉沦》引发的社会论争: 人们认为《沉沦》是禾道德的文学。针对这种论调,首先出来为郁达夫申辩的是周作人。 在郁达夫的小说中,到处可以看这种毫不掩饰的对于变态的性心理的描写,对于这一类描写应该做怎样的评价: 首先,这种大胆的描写,有着向旧礼教、旧道德宣战的意味。 其次,从文学的自身角度来讲,表现人的情爱,揭示人性的发展或者异化,正是文学的职责所在。 郁达夫的小说带有一种浓重的感伤气质,甚至是颓废的情调。但这并不属于郁达夫个人的,而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一批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苦闷。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手段 创造社小说的整体特征和郁达夫的小说特征 对于郁达夫小说的价值认识 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 相关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总结郁达夫小说的时代意义

24

课后小结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 卢晓 本科生基础课 所在单位 授课时间 人文学部 第七周(第一次课) 授课对象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及备注 第六章郁达夫为代表的创造社的文学创作(续) (二)生的苦闷 当年回国后的郁达夫所面临的是失业和失望的穷愁心境,此时郁达夫的小说也由“性的苦闷,转向了气型的苦闷”。知识分子由于失业贫困造成的家庭悲剧,黑暗的中国使知识分子所受的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压迫都使郁达夫的小说有了更为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茑萝行》便是作者回国后悲惨境遇和痛苦心境的一种实写。郁达夫此时还了一篇散文《零余者》。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命运。 《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是这一时期郁达夫奉献给读者的两部优秀的作品,他们给人以深深地感动。 这两篇小说一方面保持了郁达夫过去作品的浓厚的抒情特色,另一方面又加强了现实主义的描写,艺术技巧上也比较圆熟,从而成为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以《过去》为标志,看郁达夫在创作风格上的一种转折。虽然还是写灵与肉的冲突,但是作者的理性抑制了作品主人公的情欲,达到一种灵魂净化的境界。青春期的躁动与敏感已经过去了,此时的郁达夫充满了人到中年的人生感怀。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教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7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