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代汉语习题集20套(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參考答案:

一、本題每字0.5分。

象形:羊矢壺鼎魚網手馬鹿 指事:亦刃上十下寸甘本末 會意:伐盥步至牧舂朝莫既采 形聲:誠都指視帛載防徒問礎

二、本題每小題2分,其中指出加點詞的意義1分,指出屬於本義或引申義1分。 1、過:超過,引申義; 2、節:節拍、節奏,引申義; 3、城:城牆,本義; 4、歸:女子出嫁,本義;

5、解:分解牛、殺牛,本義; 6、糞:掃除、打掃,本義; 7、本:樹根,本義; 8、間:門縫,本義

9、任:任務、責任,引申義; 10、發:啟發,引申義; 11、舉:舉起,本義。

三、本題每小題2分,其中指出加點詞的古義與今義各0.5分,指出古今義的差異1分。 1、河:古義專指黃河、今義泛指河流,詞義範圍擴大; 2、臭:古義泛指氣味、今義專指臭味,詞義範圍縮小;

3、誅:古義指責備、今義指殺掉、殺死,詞義程度由輕變重;

4、謗:古義指背後議論人、今義指毀謗或造謠中傷,詞義感情色彩由中性變成貶義; 5、羹:古義指帶汁的肉、今義指湯類食品,詞義範圍轉移; 6、宮:古義泛指房屋、今義專指宮殿,詞義範圍縮小; 7、墳:古義指大土堆、今義指墳墓,詞義範圍縮小;

8、爪牙:古義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幹將、今義指壞人的幫凶,詞義感情色彩由褒義變為貶義;

9、涕:古義指眼淚、今義指鼻涕,詞義範圍轉移;

10、穀:古義泛指各種糧食作物、今義專指穀子一種作物,詞義範圍縮小; 11、皮:古義專指動物的毛皮、今義泛指事物的表面部分,詞義範圍擴大。 四、本題每小題2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詞1分,說明用法1分。 1、弱: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削弱; 2、目:名詞用為一般動詞,用眼睛示意; 3、小: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小、輕視; 4、犬:名詞作狀語,象犬一樣;

5、客:名詞意動用法,把??當成客人; 6、走:動詞使動用法,使??逃走、打敗; 7、來:動詞使動用法,使??來; 8、蹄:名詞用為一般動詞,用蹄子踢;

9、美: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美麗、漂亮; 10、奴虜:名詞作狀語,象對待奴虜一樣; 11、將:名詞使動用法,使??做將軍。 五、本題每小題6-7分。

1、例說明古漢語中賓語前置的幾種情況。(該題每種方式舉出一個例句即可) 答:古漢語中賓語前置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如:A、寡人將誰朝而可?B、敢問何謂也?

2、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如:A、三歲貫女,莫我肯顧。B、古之人不餘欺也!

3、賓語用代詞複指而前置。如:A、雞鳴而駕,塞井夷灶,惟餘馬首是瞻。B、當臣持竿臨河時,心無雜慮,惟魚之念。

4、強調介詞“以”的賓語時前置。如:A、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B、《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舉例說明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

答: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語意上的被動句。如:A、蔓草猶不可除。B、西伯拘而演《周易》。 (二)被動句式: 1、“於”字句。用“於”字引出行為動作的發出者。如:A、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B、郤克傷於矢。 2、“見”字句。動詞前加“見”字表示被動。如: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B、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3、“見??於”句。動詞前加“見”字,其後用“於”字引出行為動作的發出者表示被動。如:A、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B、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4、“為”字句。動詞前加“為”字表示被動。如:A、父母宗族,皆為戮沒。B、而身為宋國笑。 5、“為??所”句。動詞前加“為、所”字表示被動。如: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B、少北,則為匈奴所得。 6、“被”字句。動詞前加“被”字表示被動。如: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B、臣被尚書召問。

六、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如:到??去。 陳:陳列,擺好陣勢。 穀:良,善。 徼:求取,祈求。 辱:表敬副詞,表示對對方的尊敬,意思相當於“使您受辱”。 禦:抵禦,抵擋。 綏:安撫。 城:城牆。 池:護城河。 及:與,跟,和。

2、指出本文中賓語前置的句子,並說明其句式特點。

①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賓語用代詞複指而前置;②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強調介詞“以”的賓語。

3、翻譯畫線的句子。①齊侯陳列好諸侯的軍隊,和屈完乘坐戰車來檢閱他們。②國君您如果用德行來安撫諸侯,誰敢不服從您?

七、本題分值中標點占1/3,翻譯占2/3。評分時,每錯三處標點扣1分,扣完標點分為止;翻譯每句1分,譯文准確無誤得滿分,基本准確但有表達錯誤得0.5分,譯文錯誤不得分。標點如下: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頭塵不浴,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禦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欲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耳北行也。——《戰國策·魏策四》 翻譯:

魏王想要攻打邯鄲。季梁聽說了這件事,半道返回。衣服皺縮了也不顧伸展,頭上的塵土來不及洗去,去見魏王說:“今天臣來的時候,在大行見到一個人,正在面向北駕他的馬車。告訴臣說:‘我要到楚國去。’臣說:‘您要到楚國去,為什麼要面向北呢?’回答說:‘我的

馬好。’臣說:‘馬雖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道路呀。’回答說:‘我的費用多。’臣說:‘費用雖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道路呀。’回答說:‘我的駕車人很好。’這幾樣越好,而離楚國越遠罷了。如今王的舉動想成就霸業王業,舉止想立信於天下,依仗王國的強大、兵力的精銳,而想攻打邯鄲,以便擴大土地成就威名。王您的舉動越多,而離王業越遠罷了,就象到楚國去而朝北走一樣呀。

古代漢語練習(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 A、古今字 B、通假字 C、异体字 D、繁简字

2、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 和 。 3、“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的词性是 。

4、古书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增加的字叫 ,脱落的字叫 。 5、“梁父即楚将项燕”一句属于 句式。

6、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 。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

7、丁种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必须是仄声,如果用了平声,句式就成了“仄仄平平平”,末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这叫做 。

二、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每字0.5分,共10分) 十 指 步 鼎 鱼 视 帛 羊 下 至 末 载 牧 寸 防 舂 网 甘 莫 手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题2分,共12分) 1、昔楚灵王好细要。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6、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每题2分,共12分)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3、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每题2分,共12分)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6、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10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加“·”者为入声字)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之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

..

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说苑·君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2、标出文中的判断句。(3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20分)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竖谷阳曰非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1分,每空1分。

1、A、古今字; 2、名词、动词、形容词;3、副词; 4、衍文(衍字、衍),脱文(脱字、脱、夺); 5、判断; 6、谁、奚; 7、三平调。 二、本题共10分,每字0.5分。

象形:鼎鱼羊网手 指事:十下末寸甘 会意:步至牧舂莫 形声:指视帛载防

三、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意义1分,指出属于本义或引申义1分。 1、要:腰,本义; 2、发:出发,引申义;3、过:超过,引申义;4、防:防备,堵塞,引申义;5、间:门缝,本义;6、本:树根,本义。

四、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各0.5分,指出古今义之间的差异1分。

1、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2、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词义范围转移;

3、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 4、怨:古义指痛恨、今义指埋怨,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5、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 6、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五、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词1分,说明用法1分。

1、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2、目:名词用作动词,用已经示意; 3、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4、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5、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6、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

六、本题共10分,其中标出平仄8分,指出拗字和救字各1分;评分时每句1分,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本句1分为止。(符号说明:○平可平可仄、△拗、﹡救。)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又送王孙去,戚戚满别情。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不”字拗、“吹”字救)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具体标准如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每词0.5分,意思相同也可以给分。)

色:脸色。 不肖:不象样,不贤明。 涂:同“途”,路途,道路。 御:御者,驾车人。 曩者:先前,从前。 干:求取。 反:背离,违背。 固:坚决。 2、本文中的判断句:(指出一处1分,指出三处即可。)

①此诸臣之不肖也。③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④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3、翻译:(每句2分,具体标准如下,翻译意思大致标准即可给分。)

①晏子去世十七年后,景公请诸大夫喝酒(1分),景公射箭出了靶子,堂上大夫叫好的声音,象出自一人之口(1分)。②臣听说过,国君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服从他(1分);国君嗜好什么,那么臣子就会给国君进献什么。③先前晏子谢绝赏赐用来匡正国君(1分),所以国君的过失不能掩饰(1分)。

八、本题共20分,其中标点7分,翻译13分。评分时,每错三处标点扣1分,扣完6分为止;翻译每句1分,译文准确无误得满分,基本准确但有表达错误得0.5分,译文错误不得分。标点如下: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其右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竖谷阳曰:“非酒也,水也。”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民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之进酒也,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韩非子·十过》 翻译:

以前楚共王和晋厉公在鄢陵战斗,楚军战败楚共王伤了眼睛。战斗正激烈的时候,司马子反口渴了想要得到水喝,他的车右竖谷阳捧着一杯酒献给他。子反说:“嘿!拿走,这是酒。”竖谷阳说:“不是酒,是水。”子反的为人,喜好喝酒并认为这酒很甘美,不能停口地喝就醉了。战斗结束后,楚共王想再次作战,命令人召见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自己心有病就拒绝了。楚共王亲自驾车过去,进入子反的帐中,闻到酒味后就回去了。说:“今天这场战斗,我亲自受了伤,所依靠的就是司马,而司马又醉成了这个样子,这是灭亡我们楚国的社稷并且不体恤我们的民众呀。我是不能再和晋军作战了。”于是回师离开,杀了司马子反并把他的尸体示众。竖谷阳献酒并不是专门为了仇恨子反的,其实是心里忠爱子反,却正巧杀害了他。所以说:施行小的忠心就会成为大忠的残害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古代汉语习题集20套(4)在线全文阅读。

古代汉语习题集20套(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57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