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论语复习提纲(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10.翻译: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11.翻译《论语·雍也篇第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12.请你说出老子对水的柔德和无有的赞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13.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运用的是什么典故。《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4章中,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i)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说的又是什么回事?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

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是一个鲁国人,人家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有人向他要一杯醋浆。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人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直道的人,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必转个弯。微生高转了这个弯,就不能算是直。

14.为什么说:“自唐朝柳宗元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将《论语》最后加工成书的是曾参的学生,其说大体可从。”如果引证对话,请用原文。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15.翻译: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

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16.翻译:

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缧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文中“五羖”指的是谁?

五羖大夫: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

生卒年不详,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

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的秦穆公,国家小又地处偏僻,他能称霸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这个国家虽然小,志向却很远大;地位虽然偏僻,施政却很恰当。亲自举拔用五张黑羊皮赎来的贤士百里奚,封给他大夫的官爵,才把他从奴隶的拘禁中救出来,就和他一连晤谈三天,随后把掌政大权交给了他。从这些事实来看,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称霸诸侯还算成就小了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17.什么叫采邑?

采邑是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受到这种赏赐的人必须效忠君主,并承担进贡和在战时提供兵员的义务;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初为终身占有,后变为世袭。中国盛行于周朝,西欧于中世纪实行。

18.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要首选到卫国? 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和文化相近,都是文王的后代。鲁国始封君周公和卫国的始封君康叔同为大姒(文王妃)所生,而且兄弟的情分最深厚。见《左传·定公六年》 载卫国人公叔文子言:“大姒之子,惟周公、康叔为相睦也。” 孔子也说过: “鲁卫之政,兄弟也。”(《论语·子路》) 二是:与鲁国的距离也近。 三是:卫灵公是一个“修康叔之政”的不错的国君。传说他出生时,托梦于人说:“我,康叔也。”因此被认为是康叔的化身。四是:因为卫国有关系。子路的妻兄颜浊邹(颜仇由)在卫国做官。而另一位连襟则更厉害,那就是深得卫灵公宠信的弥子瑕。(《孟子·万章上》:“弥子瑕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19.翻译下文并说出你的感想。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 ,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 ,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子受厄于陈蔡边境,跟从的学生都七天没吃的了。子贡用带着的钱,偷偷出围,从当地人那儿买了一石米回来,颜回、仲由就在土屋之下做饭,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颜回取来吃了它。子贡从天井中望见了,很不高兴,以为颜回饿得偷吃了。进去问孔子说:“仁人廉士,穷困会改节吗?”孔子说:“改节还称什么仁义呢?”子贡说:“像颜回,他不会改节吗?”子说:“当然。”子贡把刚看见的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为仁很久了,即使你有这样的说法,也不会怀疑他。也许一定有缘故吧;你别张扬,我将问问他。”叫来颜回说:“昨晚我梦见先人了,也许他们要保佑我吗?你饭做得怎么样了?拿来我先祭祀一下。”颜回回答说:“刚才有黑片灰尘掉进饭中,想放着不管就不干净,想丢弃它又可惜,我就吃了它,(已经吃过的食物)不能用来祭祀了。”孔子说:“那好,我也要吃饭了。”颜回出去拿饭了,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吾相信颜回,不止是今日了。”同学们因为这个更佩服颜回。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两点:诚信(已经吃过的食物不能用来祭祀了),“眼见的事实”(颜回吃饭)非“想象的事实”(饿得偷吃)。

还给人以启示:事实与观点之间,还有个动机。事实是颜回确实“吃了”,子贡的观点

是他“饿得偷吃”,真正的动机是“颜回想清除污垢又舍不得丢掉”。子贡的推理以此为前提:大家都饿病了,偷点吃的是常情。而且看到颜回从锅中取出一块,塞进嘴里吃了。因此,推定是偷吃。他遗漏了另一个他没见到的事实,有一片黑灰尘掉在锅中的饭上了。因此这个观点就出偏差了。而孔夫子却一向信任颜回,认为他即使饿到发昏章第十一,也不会偷吃的。于是就对他进行测谎,看他承认不承认吃过食物了。颜回在不知道自已吃脏饭被人看见的情况下,说自己已经吃过了,还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这就证明了颜回的诚信。既然你肯承认自己吃过了,也就相信锅里确曾掉进“埃墨”了。否则,颜回不说自己吃过了,让孔夫子拿去祭先人得了,孔夫子的先人还真会托梦(昨晚的梦都是假的)告诉他说,这饭颜回吃过了……颜回根本没必要说自己已经吃过,更没必要编造什么“埃墨”的原因。 这就是孔夫子的诚信教育的成果,也是颜回为什么一再被孔夫子树为学习标兵的原因所在。这对现代某些教人投机取巧偏于证据的法律理论来说,真不可同日而语。

20.翻译下文并说出史鱼是的具体身份以及孔子为什么会这么评价他。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

史鱼:卫大夫,名鰌、字子鱼。《韩诗外传》卷七记载:史鱼曾多次劝谏卫灵公、进用遽伯玉,贬退弥子瑕,未被接受。史鱼因此感到没有尽职,临终前告诉儿子不要在正堂上为自己治丧。卫灵公得知此事后便起用了遽伯玉,贬黜了弥子瑕。史鱼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因此都赞扬他正直。

译文:孔子说:“好一个刚直的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论语复习提纲(5)在线全文阅读。

大学论语复习提纲(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28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