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论语复习提纲2011版本 一,填空题:
1.什么叫做“儒”?冯友兰是这么说的:“ “儒”就是人所需要的,与所需的人。 ” 2.《说文解字》讲:“儒”: 儒,柔也,术士之称。
3.胡适之先生讲,“儒”实际上就是:商朝的没落贵族,他们虽然丧失了爵位,但是精通古代典籍学问,遂以教授古代文化为生,所以“儒”就是最早的教师。 4.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他著名的文章《原道》篇里讲到中国的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5.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评价是说: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上古两千年的文化,赖孔子以传,近古两千年的文化,赖孔子以开。上是传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圣人之道,所以孟子说“夫子之学,集大成者也”。
6.学习《论语》的时候,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法?程子曰: :“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7.春秋时期,士也为 较低级官吏之称 之称。
8.在秦汉时期,士,称为士大夫时,则可以 指军队中的将士 ,也常常是 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 的泛称;为士人时, 则一般特是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 一般读书人 泛称。
9.孔子回答子路的“士”是: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10.孔子回答子贡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士”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11. 儒家学派的人则是人们需要的人。儒家兴起很早,而真正将儒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学派的是 孔子。
他创立儒家学派后,才在继承 古代思想文化 基础上,建立了 人们所需要的 儒家思想。
12.君子,原本是指 国君之子 的意思。根据古代的宗法制度, 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 。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 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 之人的统称 。
1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译文是: 君子就连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违背所信的道 。
14.根据朱熹《论语集注》中对“信”的批注: 韦注是: 。
15.因为诸侯国国君是 公 的爵位,所以,他们的儿子也常常被称为 公子 。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译文是: 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 17.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 于水,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此乃柔 德;故柔之 胜刚,弱之 胜强坚。因其 无有,故能入于 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文中“无有”的意思是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 “无之间”的意思是: 没有间隙 。
18.《国语·晋语》中说:“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定身以行事”的意思是:坚持自身的人格来行事。
19.公冶长第五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i)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其译
文为: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爽直?有人跟他要点醋,他家没有,不直说没有,却到邻居那里讨来一点给那个人。”。
20.子曰:“惠则足以使人”。这句话,按照阎韬的注释是: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是: 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于了质朴就浮夸,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 。 22.《中庸》中,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的译文是: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亲爱,而以爱自己的亲人最为主要。义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适宜,而以尊敬贤能的人最为主要。亲爱自己的亲人,应有等级差别:尊重贤能的人,应有级别区分,这些都是从礼仪中产生出来的。其中“杀”的意思是: 等级差别 。“等”的意思是: 等级区别 。
23.孔子所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仁”,其实质就是 “爱人”。
2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是 有子 所说的,见于《论语》 学而 篇中。
25.根据有子所说的为仁之本是: 孝弟 。这是依据孔子所说的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其为仁之本与! 而领会、总结出来。有子所说这句话是见于《论语》 学而 篇中。
26.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是回答 宰我 的问话。句子中的“何为其然也?”的意思是: 怎么会呢? 。“逝”的意思是: 摧折
“陷”的意思是: 陷害 。“欺”的意思是: 欺骗 。“罔”的意思是: 愚弄 。
27.在宗法制度下,正妻的第一个孩子叫嫡长 子,第二个孩子叫 嗣 子;妾的孩子叫 庶 子。
28.《论语.子路》中亦有: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的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 乡里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不可以。”子贡又问:“乡里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不可以。不如乡里品德好的人都喜欢他,品德不好的人都厌恶他。” 。
29.仁者应当“能好人,能恶人”。的意思是: 能公正的喜爱应当喜爱的人,能够公正的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
30.《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孟子的姓名是:孟轲 。
30.孔子大约 51 岁时任 中都 宰, 52 岁任小司空, 52 岁任大司寇, 53 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31.孔子 37 岁时,第一次适齐, 55 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 55 岁时,孔子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32.公元前 484 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 冉有 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 卫 国迎接回来。此时,孔子已经 68 岁。
34.孔子 67 时,他的夫人去世, 69 岁时,孔鲤去世, 71 岁时,颜回去世, 73 岁时,孔子与世长辞。
35.在宗法制度下,由长子形成的家庭体系叫大宗 , 大宗 的长子方可叫君,诸候之君叫国君 ,大夫之君叫 家君 ,如果是天之子就叫天子,公之子就是公子 ,君之子就是君子 。大宗里的男性就简称君子。
36.《论语·里仁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意思是: 只有仁人才能公正的喜爱应当喜爱的人,才能公正的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
37.儒家与诸子百家最大的不同就是,诸子百家都只是思想家,而儒家既是思想家,又是 精通历代文化的学者,这也是儒家为什么能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最终成 中华文化正统的 重要原因。而对我们当代人最有用,又最能集中展现儒家思想的经典莫过于 《论语》 。
38.“士”,古代是指 贵族的后裔,有身份的人,才能称为士。也是最高级的 百姓 ,最底层的贵族 。后演变为对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因为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 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
39.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 便成为 战士 。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 ,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 的士??
40.班固在 《汉书·艺文志》 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
41. 《文选·辨命论注》 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 谓之《论语》。”
42.《论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编著的。是由 孔子弟子所写,有些篇章则出于他再传弟子之手,其中还包括 曾参、子张、子夏、闵子骞的学生。
43.曾参与孟敬子的讲话是他弥留之际的最后一次讲话,时年为 公元前436年。因此,自唐朝柳宗元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将《论语》最后加工成书的是曾参的学生。那么,《论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论语复习提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