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排在第17位,在西部12省区中排在第3位。而2008年广西人均生产总值为14966元,远低于全国平均22698元水平,也低于西部12省区的平均水平,排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第25位。
综合上述,广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但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土地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加上历史上落后的因素和周边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下的影响,建国后广西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现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仍以资源优势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类似于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三来一补”的阶段,经济成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的增长,投资效益较低。 3、广西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①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未来自治区将以建设富裕广西作为首要目标,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不断增加社会财富,让人民群众得到发展的实惠,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左右,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4%左右,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16%左右。期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9%,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城镇化率达到40%,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期末县域单位平均生产总值3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期末全区总人口控制在5200万人以内,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5%左右。广西将工业兴桂战略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要以铝业、林浆纸、制糖、钢铁、化工、锰业、
有色金属、食品、建材、医药、茧丝绸、烟草、生物化工等为重点,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同时以汽车、车用内燃机、工程机械、电气机械、机床、成套设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集装箱制造和修造船业等为重点发展壮大现代制造业。并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环保、现代中医药等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②广西科学发展三年计划
根据2008年7月27日广西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精神,2008至2010年广西将全面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按2005年价格计算,到2010年达到8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0元以上,比2000年翻1.5番以上;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业化率达到2.2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实际增长7%和5%左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得到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区人口控制在5200万人以内;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再降低9.9%,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均超过60%,力争达到70%,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4%;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③广西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根据广西历史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十一五”规划、十七大、全区2008年上半年工作会议精神,广西在“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长将呈加快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3%~14%;中远期则必然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由此确定广西2009至2030年间经济增长率变动应在6.4%~14.0%之间。广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见下表:
广西及项目影响区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模型 表2-1
地 区 指标 模型 相关系数 人口
(万人)
y=4359.958+38.125x R2=0.997 广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Y=-316.0+0.536g+1.309n R2=0.998
注:表中y 代表人口预测值(万人),x 为年序数(1991 年x=1,1992 年x=2,……);
Y 代表地区生产总值,g 为工业总产值,n 为农业总产值,单位均为亿元。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结果 表2-2 指标 年份 人口 (万人) 地区生产总 值(亿元) 工业总 产值(亿 元) 农业总产 值(亿元)
实际值 2008 5049 7172 8130 2390 2008~2010 0.72 13.1 16.8 6.5 2010~2015 0.73 9.0 10.3 6.0
2015~2020 0.71 7.6 8.4 5.5 年均增长率 (%)
2020~2030 0.67 6.4 6.9 5.0 2010 5122 9176 11091 2711 2015 5313 14136 18107 3627 2020 5504 20414 27101 4741 广西 预测值
2030 5885 38098 52815 7722
注:以上数据中产值均为2008 年价格,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 2.2 广西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广西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特点
目前,广西交通已形成以公路为主,水运、铁路、航空相配套的立体运输网络,有效支撑了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8年全社会客运量66841万人,较上年增长8.3%;客运周转量771.34亿人公里,增长8.0%;货运量58068万吨,增长15.8%,货物周转量1754.86亿吨公里,增长15.7%。铁路:铁路骨架正在形成,湘桂、南昆、黔桂、焦柳、洛湛等五条铁路汇集广西,以黎湛线、南防线和钦北线通向沿海港口。2008年全区铁路营业里程2736公里(国铁2051公里、地铁685公里),路网密度116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全年完成货运量9861万吨,占全社会的17%;货物周转量912.86亿吨公里,占全社会的52%;客运量2937万人,占全社会的4%;旅客周转量188.10亿人公里,占全社会的24%。铁路承担的货运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客运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公路:近年来,广西的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区内公路已形成以“两横两纵”高速公路和“五横三纵”8条国道为主干的公路网络。2008年全区公路里程99273公里,占全国的2.7%,公路密度达到41.9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81公里,
占全国的3.6%。全年完成货运量38200万吨,占全社会的66%;货物周转量362.0亿吨公里,占全社会的21%;客运量62000万人,占全社会的93%;旅客周转量580.0亿人公里,占全社会的75%。
水路:2008年沿海和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增加到13121万吨,其中内河港口4355万吨,沿海港口8766万吨。全区通航里程达到5591.2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62.7%,珠江客运航线有梧州—肇庆—广州—香港航线,海上客运有北海—海口航线。全年完成货运量10000万吨,占全社会的17%;货物周转量480.0亿吨公里,占全社会的27%;客运量1081万人,占全社会的2%;旅客周转量3.24亿人公里,占全社会的0.4%。
航空:桂林、南宁、北海、柳州、梧州、百色这六个城市都有民用机场,初步形成以桂林、南宁机场为中心、干支协调的民用航空网络。其中桂林国际机场是广西最大的空港,有飞往港、澳、日本等各地的航班。2008年广西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823万人,货邮吞吐量6.80万吨。 2、广西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①广西“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
“十一五”时期广西实施建设“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体系,加快形成海、陆、空、水快速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建设。继续配合国家实施国道主干线、西部通道建设,按照国家及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尽快打通通往周边省及东盟国家的高等级公路通道。加快建设区内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建设和改造连接市、县和沿海港口、新兴重大产业基地的高等级公路,形成纵横交错、环路迂回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实现全部地级市行政中心所在地通高速公路。继续加强县际路网、通乡油路、通村公路以及农村渡口、渡船和农村客运站等的建设和改造,实现全部县城通二级以上公路,全部乡镇通油路,具备条件的行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广西高速公路规划2006-2020(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