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被用于计算团队得分和个人提高得分。 ③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教师建立并组织了合作学习,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无事可做了,而是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是一种过程性指导,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合作中的问题,帮助合作小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掌握学习动态,特别要对合作不协调的小组或合作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使每个小组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按时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促进小组的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安排或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并不能保证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合作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时,才能较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时,不仅要正面传授合作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而且还要创造条件或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总结形成独特的和富有个性的技能。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三点:第一,合作学习讨论时教师要调动全员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下到小组讨论中去,监控小组讨论过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第二,展示合作学习结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全体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学习反馈交流时,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有表演时,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一个都不能少。这样,学生不会产生侥幸心里,使之有一定的压力,产生动力。第三,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小组间开展竞争。良好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在竞争中,教师重视的是成员的参与,分工的不同,合作的协调。在一段时间的小组竞争下,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非常默契,并逐渐形成各小组的特色。如有的小组成员站到大家面前,组长就会向大家介绍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有的小组在展示汇报时,动作大方,语言流畅,行动一致,很具有团队作风,使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力量。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对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注意、观察、思维、想象、分析、记忆、综合能力优势明显,对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课题研究研究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在训练中提升。
课题研究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1.教育观念的突破
(1)绝大部分师生均能够科学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2)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综合素养。
2.学习方式的突破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认真听课程度、讨论问题的参与度大幅度提高。就连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上课也能积极参与,较简单的问题积极发言,学习成绩慢慢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叶圣陶先生讲:“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学习,领悟之源广开,记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我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而变得乐学、善学,使每位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我们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不懂得也不愿与人合作,小组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
动,常常需要在一起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了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共同、交流、合作的技巧。
(4)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而不思则惘”,人贵有疑,没有发问的的精神就没有发展与创新的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对别人的观点并非一味的盲从,在讨论中敢于质疑。从文本到文人,从知识到能力,学生的发问多起来,对有些问题的探究直接促进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已真正变为科学意义上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小组的构成、组员的分工以及合作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课题组都有了全方位的、科学的认识与改变,给实验班师生提供了科学、系统、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3.教学成绩的突破
以下是我校实验后,综合学科实验班在课堂和考试中的比较数据: 课堂表现
实验前 实验后 期末考试数据
实验前 实验后 项目 班级 实验班
对照班
速度 快
语态
慢 一般
得体
连贯性 强
一般
逻辑性 严密
91﹪
56﹪
一般
中心 明确
一般
趣
25% 75% 均分 75.44 84.62 学习兴
考
较差 较好 优秀率 18.5% 38% 上课思
课堂发言 较差 较好 良好率 75% 81%
清楚表达自己观点
33% 75% 及格率 84% 100%
阅读速度 200字/分 280字/分 低分率 0 0
69﹪ 31﹪ 22﹪ 78﹪ 84﹪ 16﹪ 9﹪ 94﹪ 6﹪
59﹪ 41﹪ 63﹪ 37﹪ 64﹪ 31﹪ 44﹪ 78﹪ 22﹪
4.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实验中,课题组发现,学生的上课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并积极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和大家交流。尤其是很多平时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这一平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可以尽情展示他们智慧的结晶。学生的精神状态、责任意识、观察分析、综合表达、审美感受等综合素质也在合作中得到了较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5.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进程加快。通过课题研究,绝大部分教师在观念、教法、学法、有效合作意义、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有关教学案例的分析,对某些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提高了课堂掌控能力。教学艺术不断的成熟,上出了很多精彩的公开课。实验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十二、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师生在教育与学习方面的观念正在逐步地转化,有效合作的评价机制正在逐步地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还要从不同层面、多角度地加以改善,力争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其他系列活动都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
2.如何协调各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课前有时间完成课文阅读及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找出难点、提出疑惑,而不是人云亦云?
3.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介入的时机?还有待提高。 4.教师如何及时、适度的组织和调控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十三、课题展望
小组合作学习得到县及学校领导的认可,并在城区各学校尝试推广。2014年暑期开学,单县人民路中学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实行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一体化。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集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面对和解决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集体合作,共同
探究,才能有最佳成效。“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陶行知《第一流的教育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将进一步扩大课题组成员,吸收不同学科的老师参与。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中进行论证,跟踪完善各种方案,解决在研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合作还将进一步得到高效的研究,合作学习能力研究还将进一步作深入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高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善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有效教学》侯建飞、金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杜威教育名篇》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6.《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代蕊华、戚业国等 教育科学出版 2001年版 7.《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刘宏武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8.《课程·教材·教法》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2004,(8),30-36.
附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题开题报
告
单县人民路中学郭秀环
课题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11。
一、选题背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结题报告(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