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诀一: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教师在关注全体幼儿游戏的同时,较有针对性地对某一游戏主题、特定人员或场景进行仔细跟踪观察,从而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现状以及延续发展情况,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游戏升级行为细节。定点观察还有利于教师对某一主题进行系统的追踪调查,详细把握幼儿游戏分工情况,便于检验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谈话的深度是否有待进一步挖掘,为幼儿深入游戏提供了可能。
秘诀二:角色介入
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从无到萌芽,并逐渐鲜明起来,开始能够处理真假关系,既按角色规定动作去行动,又能按事物与人物的现实特点去处理事情,但角色认知发展较慢,角色身份容易被遗忘和转换。教师用角色的身份介入指导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利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机智地引导游戏的过程,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游戏顺利地开展。
秘诀三:材料暗示
小班幼儿的游戏行为往往都是由物而起,从摆弄某一物品逐渐生发出具体的游戏情节。他们虽然也会有许多想法,但这些情节一般都在游戏过程中,或在某一偶发场景、材料暗示下产生,缺乏目的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游戏中的偶发情景,预测幼儿能力和游戏发展的可能。所以,教师要多用材料暗示引发孩子新的游戏行为,同时大胆鼓励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找寻替代物品。
秘诀四:跟进评价
跟进评价是指教师将连续观察到的游戏情况进行有效处理,剥离出易于幼儿操作、模仿、推广的行为,并在孩子面前进行讲解、示范、评论等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主动的、完整的介绍是少有的情况,需要老师一步步地进行引导。如教师提出“爸爸妈妈是怎么一起照顾娃娃的”问题,接着用递进式的问题跟进评价,帮助幼儿进行表达:“你家里有谁?做了哪些事?有没有一起照顾娃娃呢?爸爸做了什么?妈妈做了什么?”幼儿的表达存在一定的情境性,讲述游戏进程时往往会出现情节、角色间的跳跃,让人听了摸不着头脑。教师的跟进评价,不仅能帮助幼儿梳理游戏过程,更能让其他幼儿听明白并模仿、推广。
指导幼儿游戏并不难,其根本就在于教师是否有注意观察的意识,心中是否有孩子,是否能放低身价参与孩子们的游戏。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指导幼儿游戏的有效策略,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游戏升级“秘诀”
策略1:合理安排空间 策略2;科学投放材料
1.材料投放要充足,但种类不宜过多 2.投放材料牢固、耐用 3.投放材料有层次 策略3:巧妙建立规则
1.利用空间布置提醒幼儿不随意越界 2.利用规则提示物控制各个区角的人数 3.利用标记及符号交代操作规则
略4;适时适度介入
策一、投放能恰当提升幼儿制作技能的材料 二、投放能弥补幼儿能力发展不足的材料 三、投放便于幼儿理解和操作的材料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动物夹子
作者:叶婧 来源: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上传时间:2012-07-06 20:00:47 关键词: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动物夹子
设计意图:
夹子是孩子常见的生活用品,孩子对其比较熟悉,也容易操作。为了增加游戏性,丰富游戏内容,我们制作了各种大小、造型的动物夹子,并设计了高山、池塘、草地、花丛、丛林等动物生活的环境。这一区域游戏既可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又可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
材料及制作方法:
●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在KT板上铺一块绿色不织布,制作成草地;把旧报纸捏成山的形状,再在外面包一层咖啡色绉纸,制作成高山,然后用热胶粘在“草地”上;用蓝色发泡板或卡纸剪出池塘的形状粘在“草地”上,制作成池塘。
●各种动物夹子。动物夹子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在普通晾衣夹表面贴上小动物图案自制。 玩法:
1.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动物夹子夹到相应的位置上。
2.在夹夹子时和小动物说话。如,“小青蛙,我送你回家,你的家在池塘里。”“小蝴蝶,我请你飞到小花上休息。”
建议:
1.教师在投放夹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能力水平,先投放较容易打开的塑料夹子,再投放木头夹子,最后可增加难度投放金属材质的长尾票夹。
2.教师对个别不太了解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孩子给予指导。
3.教师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装饰新家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2-05-13 21:42:58 关键词: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装饰新家
材料及制作方法:
●小房子
用彩色纸包住废旧纸盒的四周,将三个用彩纸包好的纸盒叠起来并用胶水粘住,这样一幢三层的楼房就做成了。可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楼层,并在每只纸盒(每层楼)上开一扇门。在废旧纸板上贴金色的纸,固定在最上端的纸盒上做成“屋顶”,将回形针固定在“屋顶”边沿,供孩子悬挂小挂件。把彩色泡沫板切割成各种几何图形当作墙砖,其中一面贴上双面胶,然后将这些“墙砖”分类放入“楼房”“门”里供孩子自由取用,同时将用于装饰屋顶的各类小挂件也放入“楼房”“门”里。
●花坛
把废旧泡沫板的一面贴上双面胶,让孩子们粘贴团捏成的纸花当作花坛,摆放在“楼房”四周;准备一些裁剪成正方形的彩色绉纸、塑料花片和吸管。
玩法:
1、从“门”里摸出各种漂亮的饰物悬挂在屋顶边沿的回形针上,以装饰屋顶。
2、从“门”里取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墙砖”粘在楼房外墙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把相同形状或相同颜色的“墙砖”贴在同一面墙上,也可以把相同形状且相同颜色的“墙砖”贴在同一面墙上。
3、将裁剪过的彩色绉纸团捏成纸花粘贴在“花坛”上,将吸管一端插入塑料花片,插在花坛里。 说明:
这个游戏的特点在于整合了孩子们的各种生活经验和技能,并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游戏,使他们体验了成功,感受了美。
建议:
1、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不同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迁移。
2、如果孩子们对制作花有了一定经验,教师可投放各种不同材料,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出各种花。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给衣服夹夹子
操作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夹子,积累生活经验。
操作材料:
用硬纸制成的衣服、裤子,塑料夹子,木头夹子,不锈钢夹子若干。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够打开塑料夹,随意地夹在衣服上。
第二层次:能够根据塑料夹子的颜色分类,给衣服夹夹子。
第三层次:能够把木头夹子夹在衣服上。
第四层次:能够把不锈钢夹子夹在衣服上。
操作说明:
幼儿任意选择一件衣服或裤子,从筐中取出各种夹子,打开夹口夹在衣服(裤子)上面。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手部肌肉能力选择适合的方法打开夹口。
2、在幼儿学会夹夹子后,引导其根据夹子的颜色分类给衣服(裤子)夹夹子。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
作者:顾菊萍 来源:《幼儿教育》2003年第2期 上传时间:2004-09-10 08:00:00 关键词:小班区域活动
给小动物穿毛衣
目的:尝试有顺序地缠绕毛线,发展手部小动作。
准备:齿轮绕线板,自制动物模板(由硬纸板和指偶组合而成)。
玩法:将毛线一端嵌入纸板缺口处,有顺序地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缠绕,熟练后要求绕密绕紧。
造房子
目的:拼搭图形,培养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感知力。
准备:自制立体小房子(塑料饲养盒装饰而成),四式贴片,平面小房子,五式贴片。
玩法:将不同形状的贴片加以组合,直到贴满“房子”空缺处,完成造房任务。
小刺猬背果果
目的:练习搓圆,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提高造型能力及对形体的感知能力。
准备:墙面布置“小刺猬”(饼干内盒 十 吸管),各色橡皮泥。
玩法:将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插在吸管上。
建议:年龄小的幼儿玩橡皮泥技能较单一,教师可创设有趣、易于体验成功的环境。例如,用小篮子制成娃娃脸,让幼儿将橡皮泥球串在一起给娃娃做项链;提供彩盘让幼儿摆放自制“点心”等。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小丑变魔术
作者:陈 芸 来源:宏兴幼儿园网站 上传时间:2008-03-10 08:00:00 关键词:区域活动设计,区角教案
点击下载大图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小丑变魔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区角游戏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