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房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范本(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有标准击实,填土类别和标准填料基本一致,因此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含水量。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在压实前最好实测一下填料的实际含水量,经验证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正负2%-5%进行碾压效果最好。如果填料含水量过大,碾压遍数再多也达不到标准。因此在实测含水量的基础上,如果含水量过大,应考虑将土摊开晾晒待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碾压,否则将出现因含水量过大碾压达不到标准或出现软弹现象。(不同类型土压实时的最大容许含水量,见表一)现场实测含水量的简单办法是用酒精燃烧法简单易做很适合施工现场操作。如果因工期关系没有时间晾晒,可以考虑掺拌石灰的方法减少土的含水量,或者可以将填筑厚度适当减少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过这两种方法都要增加成本,应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已求获得适当予补偿。

不同类型土压实时的最大容许含水量 (供参考) 表(一)

土 名 最大容许含水量,以最佳含水量倍数计 压实度 1—0.98 压实度 0.95 粗粒砂和细粒砂 2.0 2.5 细砂和粉土质砂 1.4 1.6 轻亚砂土和粉土 1.3 1.4 重亚砂土和轻亚粘土 1.2 1.3

重亚粘土、粉质亚粘土、粘土 不容许超过 1.2 (四)构造物台背回填

构造物台背回填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质量,填筑不好会出现沉降差,发生跳车现象,影响行车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会影响构筑物的稳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填料及填筑方法: 1、填料:应选择渗水性较强的砂石料,从路基底一直填到结构顶。涵洞填到盖板顶;桥梁填到桥头搭板底;挡土墙内侧填到路基底基层底面。 2、填筑范围:桥梁台背后上部距翼墙尾端顺路线方向至少为台高加4m,下部距基础内缘至少为3m;涵洞两侧不小于孔径的2倍;挡土墙内侧不小于50—80cm宽。

3、填筑方法:路堤土填筑完成以后,检查结合部位的压实度是否合格,然后挖成台阶,台阶高度小于30cm长度大于50cm。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机具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打夯机。

4、填土时应从构造物两侧均衡填筑,避免对构筑物形成楔形压力。 应等构筑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至少70%时进行填筑。填筑高度应至少高出构 筑物50cm以上,才可以从构造物上部通过车辆。 (五)旧路面加宽土方填筑 1、旧路面单面加宽填筑:

为使新、旧路基紧密结合,加宽之前,旧路边坡需挖成阶梯形,然后分层填筑,层上层夯,使之密实。阶梯宽一般为1m左右,阶高约0.5m。 2、旧路双面加宽填筑:

当原有路基加宽系按中线两面加宽时,同样应将旧路基边坡均切成阶梯式,然后再分别分层填筑,进行加宽。

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加宽的旧路原有路面比较窄,并且还要保证交通畅通,如果修筑台阶势必造成原有旧路变的更窄,不利交通畅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填筑的质量,首先应尽量选择与旧路基的填料相同的填筑材料,这样由于材料比较相近容易结合。其次,由于不能修筑台阶,因此在新旧路基结合部一定要加强压实,如果结合部压路机压实压不到边缘应该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再其次,在检测压实度时应该重点检测新旧路基结合部。

(六)软土地基路基施工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软土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间,孔隙比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为13—30。

1、软土路基常用加固方法:

当路堤经稳定验算或沉降计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加固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因其施工简单、快捷,应用较为广泛。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2)砂井:砂井是利用各种打桩机具击入钢管,或用高压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获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孔眼并灌入中、粗砂形成砂柱。由于这种砂井在饱和软粘土中起排水通道的作用,又称排水砂井。砂井顶面应铺设垫层,以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砂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大于5m时。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3)袋装砂井:井经对固结时间的影响没有井距那样敏感。但一般砂井如果井经太小,既无法施工,也无法防止因地基变形而断开失效。因此,现在广泛采用网状织物袋装砂井,其直径仅8cm左右,比一般砂井要省料得多,造价比一般砂井低廉,且不会因施工操作上的误差或地基发生水平和垂直变形而丧失其连续性。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米。

(4)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的砂层。将水从砂层中排出去。最大有效处理深度,路堤极限高2倍。 (5)土工织物铺垫: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一层或多层土工织物,可以减少路堤填筑后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又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不影响排水。对于淤泥之类高含水量的超软弱地基,在采用砂井及其他深层加固法之前,土工织物铺垫可作为前期处理,以提高施工的可能性。 (6)预压: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如果工期不紧,可以先填筑一部分或全部,使地基经过一段时间固结沉降,然后再填足和铺筑路面。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0米。

(7)挤实砂(碎石)桩:挤实砂桩是以冲击或震动的方法强力将砂、石等材料挤入软土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少沉降。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8)旋喷桩:利用工程钻机,将旋喷注浆管臵入预定的地基加固深度,通过钻杆旋转,徐徐上升,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9)生石灰桩:用生石灰碎块臵于桩孔中形成桩体,称为生石灰桩。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米。

(10)换土: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

(11)反压护道:反压护道是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一定高度的护道。它利用力学平衡以保持路基的稳定。

2、施工现场常用处理软土路基及弹簧土方法:

在施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多数不是软土地基,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处理方法。多数情况是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出现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不畅,原有地基土质渗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软弹(翻浆,弹簧土地段)。根据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换填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2)抛石填筑

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在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不能出现软弹现象。然后再填筑土方。 (3)盲沟

就是在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路段的长度,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也可以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4)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在填土的过程中,荷载逐渐增加,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6-1.0米。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在砂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稳定。 (5)石灰浅坑法

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敲碎回填;“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就是说大面积可以使用,小面积也可以使用)。具体做法是:挖40cm-50cm方形或圆形,深一般1m上下的坑,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渗水),放入深为坑深1/3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压。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

第三节 雨污水管道施工

1、 施工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计划所需管道数量,材质,熟悉混凝土管道的接口处理方法,准备好管道基础所需的材料 2、 测量工作

此项工作非常重要,准备好测量仪器,按建设单位或监理指示的控制坐标和高程认真测量雨污水管道的走向网络和排水方向坡度,一边施工一边校正,绝不允许出现坡度不够甚至倒坡以及走向错误

3、管道铺设

管中线位臵:为便于管理、使用、施工,经比较,设臵如下:

排水管道 设计在道路行车道下,具体布臵详见标准横断面图, 排水管道设计 :

1)采用雨污分流制;

2)管道纵坡坡长与坡度详见排水平面图; 3)管道横向布臵详见标准横断面图; 4)管道平面布臵详见排水平面图;

5)雨水管道采用DN700、DN600管,污水管道采用DN500、DN400管,雨水联接管采用DN300管,预留污水管采用DN400管;

6)雨污水管道检查井设臵按照不同管径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采用联合双篦雨水口,布臵位臵详见排水平面图。 4、 管道接口、基础及管顶覆土深度

为尽量减少因施工造成对交通的压力,减小施工开槽断面,加快施工速度,经综合比较,本工程d300雨水联接管道(旧路改造排水管)主要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混凝土全包管基础(通-06-01),用于联接进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房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范本(5)在线全文阅读。

房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范本(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1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