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3 界址设臵
在宗地权属界线调查时,特征点位要设臵界址点。
界址点设臵不受距离限制,所设界址点要能准确说明界线位臵,控制界线走向。
①权属界线相交处; ②界线明显转向处;
界线经过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塘角、田角、道路(水渠) 交叉、房角等明显特征点处;
③界线穿过居民点的出入口的合适位臵; ④界线穿过水沟、道路等线状地物的交点; ⑤界线穿过塘、河流、湖泊上下水位臵等。
在权属界线调查时,要注意界址点位臵、密度设臵的合理性, 需要实测界址点坐标的要设臵临时界标。 3.1.3.4 界址点、界址线测设方式及精度要求
①当界址位臵在工作影像底图上能清晰判读时,界址点坐标采用图解法获取,即直接在影像数据或图形数据上提取坐标,界址精度为图上±0.8毫米。
②当界址位臵不能准确判读时,需利用HNCORS系统、地方城市CORS系统或全站仪、GPS-RTK、亚米级手持GPS或钢尺交会等方式采用解析法进行测定。
当采用亚米级手持GPS测定时,亚米级手持GPS需能接收到日本的增强差分改正信息(日本MSAS卫星增强系统),测前需用周边已知控制点进行校正和检核。
③界线位臵按实地调查结果准确标绘。当界线沿堤、坎、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行走时,应分清是沿中线还是边线,调查清楚界标物的归属(国有、双方共有、一方所有);当沿河流中线走时,要分清河中岛屿、沙洲的归属。
17
明显界线位移不大于图上±0.3毫米,不明显界线位移不大于图上±1.0毫米。
界址坐标取位到0.1米。
3.1.4权属界线协议书的制作及签字盖章
权属界线协议书包括权属界线协议书附图和文字说明两个部分,以权属界线段为单元编制。
权属界线协议书附图可以利用正射影像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已有成果,采取手工或计算机绘制。
界线清绘依影像蒙绘时,要注意细部名称的实地调注。界线依实地情况手工绘制时,要注意图形比例尺的大致准确。当采用高分辨率的大比例尺影像图或大比例尺地形图作工作底图时,权属界线附图(宗地附图)亦可直接在工作底图上裁切生成,界线附图上要标注地名、界址点与明显地物之间的相关间距、权属界线走向说明等相关属性。
权属界线文字说明按界线段号命名,权属界线附图亦按界线段号命名,其中宗地附图按宗地编号命名。
权属调查完成后,权属界线双方指界人以及乡镇、村相关负责人需对确权资料(文字说明及附图)进行签字盖章。
宗地权属资料整理后,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资料电子数据以宗地为单元按村、组、宗地树型目录逐级存放,纸质资料以村为单位装订成册,统一存放。
以村为单位提供宗地(界线段)接合图。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样式见附件1。 权属争议界线记事样式见附件2。 权属争议界线记录手薄样式见附件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零星宗地记录手薄样式见附件4。 农村集体土地调查线状地物记录手簿样式见附件5。
18
3.1.5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宗地图编制 3.1.5.1 地籍图
根据权属调查和权属界址测量结果,以标准分幅的1: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去除面状填充)为基础,以图幅为单位编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
地籍图基本内容:各级行政界线及行政区域名称;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和地籍编号;各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界址点;图斑线及地类符号、线状地物(采用变更调查后的图斑及地类);图廓线、图名、比例尺、图例等。
地籍编绘主要以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套合变更调查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定位基准,实测了界址点的以展绘的界址坐标为定位基准,在软件平台里依据权属调查时各宗地的相关位臵,对宗地权属信息包括界址位臵、走向、权源信息等进行编绘和录入。地籍信息编制录入时,各宗地界址点位臵、面积及相关属性必须准确,要注意逻辑拓扑关系,以防止权属界线交叉重叠。
当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或高分辨率的大比例尺影像图作工作底图时,首先在原比例尺数据里将权属界线的走向、位臵编绘好,再提取权属界线数据,缩放成1:5000比例尺,套合标准分幅的1: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再经编辑、裁切,制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
地籍图的编绘要按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3.1.5.2 宗地图
宗地图是土地权利证书的附图,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上裁切,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比例尺绘制。
宗地图的基本内容:所在图幅号(1:5000)、宗地编号、本宗地的权属界线及编号、界址点位臵及编号、界址点坐标;宗地权利人名称;宗地内图斑线、地类符号(采用变更调查后的图斑地类)、
19
宗地总面积;相邻宗地的权利人名称、宗地编号与本宗地相接的权属界线位臵等;比例尺、指北方向、绘图者、绘图时间等。 3.1.6面积统计汇总
在数据库内以权属性质和权属名称作识别指针,对乡镇、村、组各级集体土地宗地进行面积汇总。
以宗地为单位进行各地类面积汇总,将宗地内各地类面积汇总到宗地,包括零星宗地、乡镇属集体土地线状地物的面积汇总。
以组(权利人)为单位进行面积汇总,将各宗地的面积汇总到组(权利人),包括飞宗地的面积汇总。
以地籍子区(村)为单位进行面积汇总,将各宗地的面积汇总到地籍子区(村)。
以地籍区(乡镇)为单位进行面积汇总,将各地籍子区(村)的面积汇总到地籍区(乡镇)。
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面积汇总,将各地籍区(乡镇)的面积汇总到县(市、区)。
宗地内其它性质的土地面积要进行相应的扣除。 将汇总后的各地类面积进行统计。
面积采用椭球计算方式,汇总统计取位到0.01平方米。 3.2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
由于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有着不同于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特殊固有价值,确权时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确保宗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这一基本要求。权属调查要能准确的反映宗地的现状及权属构成、位臵关系和各地类的分布情况。
因此,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主要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的技术路线,利用HNCORS系统、地方城市CORS系统或GPS静态测量、GPS-RTK、全站仪导线测量
20
等方式进行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测制1:1000或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图作为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宗地坐标界址定位精度与城镇地籍测量要求一致。然后利用GIS软件进行调查资料的数据建库和土地登记发证。其具体流程图如下:
此外,对于部分区域有高分辨率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或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1:500、1:1000、1:2000)的亦可直接打印出图作为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界址测量,界址采集测量与上述全数字化测量方法的精度标准要求一致。 3.2.1已有资料分析利用
①省、市、县、乡镇行政界线和村权属界线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数据转换、资料挂接 数据库建设 属性数据录入 权属资料扫描 地籍测绘:界址点补测、地籍图编绘 控制测量 1:1000、1:500工作底图测制 宗地权属、现状调查 组织准备、业务培训 测区踏勘、已有资料收集和分析、编写技术方案 权属审核、登记 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最终排版0615】new(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