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武汉大学本科招生专业(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主要专业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专业英语、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礼仪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等。

毕业生可在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宾馆饭店、涉外部门、旅游景区、旅游客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经营、管理、文秘、规划以及其他业务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物业管理专业)

本学科大类包含工程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有本科、硕士(包括工程硕士)、博士多个层次,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从国内外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前沿领域出发,着重研究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国内、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知识背景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人才。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打通专业界线,采取统一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求,分别进入工程管理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继续专业课学习。

工程管理专业

该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理论融合而成的具有交叉性学科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它因应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需要,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法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将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项目融资、会计学、经济法、土木工程概论、财务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力学、施工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项目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资产评估机构、金融机构、政策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管理、资产评估、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物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是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现代社会条件下物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包括物业管理理论和物业管理实务两个方面。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法律、计算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熟悉经济建设和物业管理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和法规,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由人员、物质、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不动产系统进行设计、维护、改善和创新活动,具有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国内及国外物业管理知识背景的高级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物业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屋建筑学、物业资产管理、公共环境设计、环境与安全管理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大型企业、项目管理部门、政府部门

21

的物业管理公司从事物业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环境设计等工作,以及在大专院校及建筑及环境设计类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本专业得到英国房屋特许协会(CIH:Charted institute of Housing)的支持与合作,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还可进入英国的大学继续深造。

学院网址:http://em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5800、68756177、68756521、68752896、68753006、68752884 电子信箱:bs@whu.edu.cn

法学院

武汉大学的法学教育源于1926年成立的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法学院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大学校长、著名法学家王世杰、周鲠生先生曾兼任或专任法学院院长;1979年恢复法律系后,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知名民商法专家马俊驹教授、知名国际法专家余劲松教授、曾令良教授先后出任负责人、系主任和院长。现任院长是知名国际法专家肖永平教授。

法学院现有研究生20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拥有1个法学本科专业(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 9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首批); 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全国首批);1个国家“985工程”二期创新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所和环境法研究所);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环境法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刑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此外,还设有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法学图书馆(含联合国资料保存图书馆)、《法学评论》编辑部、《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编辑部、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继续教育与高级培训中心等近10个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9人,包括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44人。其中2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入选“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3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1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5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人民教师”奖章,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历届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评选中,均有多名教师入选。

法学院致力于将武汉大学法学专业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接轨、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相融合的,为培养高品位、高素质、高水平的治国之才提供良好平台的优势特色专业。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武汉大学法学院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

为全面落实跨学科、国际化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学院从2002年开始开设“中法法学本科试验班”,2006年又开设了“中德法学本科试验班”。学院每年选派学生近百人次赴欧美著名高校法学院交流访问。

设臵的本科专业有: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

法学既是一门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传统学科,又是一门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应用性学

22

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到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生活等领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法学研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专门知识及方法的,熟悉国家主要法律法规及主要国际条约与惯例,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法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 法、环境与资源法等。

毕业生可在政法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审判、检察、律师、法律顾问、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其它相关工作以及法律教育和研究工作。

中法法学本科试验班

该试验班旨在培养能运用法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除需精通法语、懂英语外,必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国际法理论,具有较广泛的涉外法律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该实验班学生从法学院当年新生中选拔产生。学生前两年在国内学习,成绩合格且通过法国组织的法语水平考试者,学校选送到法国巴黎十一大、里尔大学、克莱蒙大学等法学院学习一年。学生在法国学习期间,法方免收学费。生活费、出国旅费及手续办理等费用由学生自理。武汉大学承认其在法国所学课程及学分。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武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法国法概论、欧洲联盟法、法国民法、法国刑法、法国宪法与行政法、法国诉讼法、基础法语、法语视听说、法语口语、专业法语等。

毕业生可从事外交、对外经济贸易、涉外立法、涉外审判、涉外法律公证事务,或在海关、国际机构和组织中任职。

中德法学本科试验班

该试验班旨在培养能运用德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除需精通德语、懂英语外,必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国际法理论,具有较广泛的涉外法律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该实验班学生从法学院当年新生中选拔产生。学生前两年在国内学习,成绩合格且通过德国组织的德语水平考试者,学校选送到德国马尔堡大学、萨尔大学等法学院学习。学生在德国学习期间,德方免收学费。生活费、出国旅费及手续办理等费用由学生自理。武汉大学承认其在德国所学课程及学分。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武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德国法概论、欧洲联盟法、德国民法、德国刑法、德国宪法与行政法、德国诉讼法、基础德语、德语视听说、德语口语、专业德语等。

毕业生可从事外交、对外经济贸易、涉外立法、涉外审判、涉外法律公证事务,或在海关、国际机构和组织中任职。

联系电话:027-68752932,027-68753607 传 真:027-68752157

电子信箱:fxybk@whu.edu.cn

23

社会学系

武汉大学于20世纪20年代就开设有社会学课程,我国著名学者李达、李汉俊等先后在武汉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随后,设立社会学专业。1979年以来,武汉大学是率先恢复社会学教学和重建社会学专业的高校之一。2005年10月社会学系独立建制,成为学校的直属系。

社会学系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现有2个本科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3个硕士点(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和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1个博士点(社会学),其中社会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三个研究机构(生活质量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发展研究所),并建有图书资料室以及实验室。

社会学系与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港台地区20余个学术机构和办学实体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或合作办学关系,在深圳、云南、宜昌等地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先后主持和承担了40余项国家及湖北省的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已获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2006年有2名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09年有8名学生获得“湖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

设臵的本科专业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按社会学类招生。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本学科大类包含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大类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进行培养,学生进校后前两年,在统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二年级末,在学生对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专长、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选择社会学专业或者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学专业

本专业是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培养具备较全面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国外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区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犯罪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民俗文化与现代化、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等。

毕业生可在教育与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与研究、评估与预测、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专业方法与技巧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社会工作旨在帮助个人、团体、社区恢复与增强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并致力于改善与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基础知识、较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及反思批判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

24

心理学、人口学、组织学、管理学、犯罪学、人类行为与成长环境等。

毕业生可在教育与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福利机构、城乡社区从事教学与研究、管理与(辅导)服务等工作。

学院网址:http://shxx.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3860

电子信箱:wangh110698@163.com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学科设臵齐全,专业覆盖面广,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办学实力强。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二级学科4个。“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I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个,“985工程”二期拓展项目1个,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2个。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6个普通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排名中,学院三个一级学科均进入前十名,其中公共管理学科排名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第二。学院目前拥有国家精品课程6门。

学院师资阵营整齐,学术明星荟萃。现有教职工188人(含专任教师155人),其中教授4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1人)、副教授61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4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3人,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人员2人。

目前,学院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90人、硕士研究生566人、博士研究生258人、MPA专业硕士559人、高校教师专业硕士60人、留学生18人,在校网络教育、自考学生600余人。学院拥有4个现代化的MPA案例教学实验室,1个藏书约16万册、中外期刊数万册的资料室,1个近300台(套)计算机及网络交换设备,能同步进行计算机基础课及电子政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专业课实验的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民主建院、制度治院、发展兴院”的办学宗旨,着眼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创新,锻造学术队伍,优化学科结构,营造和谐环境,树立优良学风,培育优秀人才,进一步强化特色和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建设一流的学科和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学院而奋斗。

设臵的6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其中,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按政治学类招生,授法学学士学位;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按公共管理类招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政治学类(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政治学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门研究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探寻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性学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的政治管理、政治研究和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

政治学类包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事务)、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专业。按照政治学类专业的内在联系,采取“打通”与“分段”方式进行培养,即在入学后第一年,按照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0武汉大学本科招生专业(5)在线全文阅读。

2010武汉大学本科招生专业(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29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