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文 - 图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钝化液配方 处理条件 K2Cr2O7 30g/L 温度约60℃,时间10min即可 本文对上述工艺中的钝化时间进行了实验分析,下表3-5给出了实验方案:

表3-5 钝化实验探究方案

Table 3-5 The program of Passivation experimental

试样号 1(空白) 2 3 4 钝化前工艺 均相同 钝化时间(min) 0 10 20 30 50V/V%HNO3滴蚀(s) 2.7 284 460 540 3.5 308 444 572 Av:3.1 Av:296 Av:452 Av:556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容易得出以下结论:随着钝化时间的加长,PEEK表面的化学镀Ni-P合金涂层的抗强氧化性能将逐渐增强,且关系曲线的形状将表现为上凸的增函数图像。因此,出于正常的应用场合,10min左右的钝化就足以满足应用的要求了。

31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4章 相关实验检测结果与讨论

4.1 各工艺参数对化学镀Ni-P镀速的影响

4.1.1 镀液pH值对镀速的影响

控制化学镀过程的温度为75℃以及时间为60min,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进行化学镀镍,得到了镀速称重计算表(表4-1)以及镀速—pH值图(图4-1)。

表4-1 镀速称重计算表

Table 4-1 The computation of weighing plating speed

试样号 基本尺寸/cm 钻头尺寸/mm Φ2 m1(g) 0.57 0.70 0.87 0.89 m2(g) 0.64 0.79 0.98 0.96 ν(μm/h) 15.5 16.4 17.4 11.0 7(5.0) 1.52*1.27*0.30 6(5.3) 1.72*1.45*0.30 4(5.6) 1.77*1.70*0.30 5(5.9) 1.81*1.67*0.30

图4-1 pH值与镀速的关系曲线

Fig. 4-1 The curve of pH and plating speed

分析:根据上述方案计算表格数据和直观的关系曲线图,当pH值被控制在5.0~5.6的范围内时,化学沉积的速度将随着pH 值的升高而较为平缓地升高。而当pH 值达到5.6 以后,镀速将呈现出急剧的下降趋势。另外,结合绪论中提及的有关化学镀

32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镍的机理,做出的推断是:随着化学镀Ni-P的进行,由于次亚磷酸根离子不断被氧化,故产生大量的氢离子,进而导致镀液pH 值呈现出降低的趋势,最终将导致镍离子的还原难以进行。

结论:本文所确定的最佳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pH值控制在5.6左右,且建议工艺推广的pH值调整区间是5.0~5.7。另外,实现大规模工艺过程时,随着反应的进行,需要分时段地补加氨水来调整镀液的pH值,以保证反应的继续正常进行。然而,若pH值调节过高,则会导致次亚磷酸根的过快氧化而造成镀液的自分解倾向。

4.1.2 温度对镀速及钝化后抗强氧化性能的影响

4.1.2.1 温度对镀速的影响

控制化学镀过程时间为60min以及pH值为5.6,在不同的施镀温度条件下进行化学镀镍,得到了镀速称重计算表(表4-2)以及镀速—施镀温度图(图4-2)。

表4-2 镀速称重计算表

Table 4-2 The computation of weighing plating speed

试样号 基本尺寸/cm 钻头尺寸/mm Φ2 m1(g) 0.37 0.40 0.41 0.37 m2(g) 0.40 0.45 0.50 0.46 ν(μm/h) 10.2 16.3 27.3 31.5 1(65℃) 1.25*1.06*0.22 2(73℃) 1.28*1.12*0.22 3(81℃) 1.26*1.24*0.22 4(89℃) 1.27*1.04*0.22

图4-2 施镀温度与镀速的关系曲线

Fig. 4-2 The curve of temperature and plating speed

33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分析:根据上述方案计算表格数据和直观的关系曲线图,当施镀温度被控制 在60~80℃的范围内时,依据碰撞理论,离子的有效碰撞占总碰撞的分数q可由下述的式(4-1)来表示:

q = exp(-ε/kBT) 式(4-1) 式中,ε为反应临界能;;kB为Bolt zmann常数。因此,离子的有效碰撞占总碰撞的分数将随着温度T 的升高而增大,因而化学镀的层沉积速率增长较快。但温度过高时(超过80℃以后),镍离子的自催化作用加强,主盐的副反应随之加快,得到的镀层疏松、粗糙、结合力差、颜色暗沉且镀液稳定性变差,在镀速曲线中体现为增速逐渐变缓,甚至有回降的趋势。

结论:本文所采用的最佳工艺施镀温度为75℃,所得镀层致密、光亮且与基体实现良好结合。

4.1.2.2 温度对钝化膜抗强氧化性能的影响

实验方案及相应的结果数据如下表4-3所示:(注:其他未列条件均相同)

表4-3 温度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Table 4-3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试样号 1 2 3 4 施镀温度(℃) 65 73 81 89 50V/V%HNO3滴蚀(s) 18 8 23 3 22 10 19 5 Av:20 Av:9 Av:21 Av:4 分析:根据上述表中的数据记录,不难发现:施镀温度对化学镀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对其后的钝化处理也有影响,只是这种影响从以上几组数据中难以直观判断出,本文猜测期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影响。 结论:施镀温度对化学镀后续的钝化处理有一定影响。 4.1.3

控制化学镀过程温度为75℃以及pH值为5.6,在不同的施镀时间条件下进行化学镀镍,得到了镀速称重计算表(表4-4)以及镀速—施镀时间图(图4-3)。

表4-4 镀速称重计算表

Table 4-4 The computation of weighing plating speed

34

化学镀时间对镀速的影响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试样号 基本尺寸/cm 钻头尺寸/mm Φ2 m1(g) 0.88 0.85 0.87 0.93 m2(g) 0.92 0.93 0.98 1.04 ν(μm/h) 18.8 18.5 17.4 12.5 3(20min) 1.87*1.62*0.30 2(40min) 1.79*1.68*0.30 4(60min) 1.77*1.70*0.30 1(80min) 1.88*1.65*0.30

图4-3施镀时间与镀速的关系曲线

Fig. 4-3 The curve of time and plating speed

分析:由上图分析可知,化学镀镍的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关系曲线呈现出上凸的减函数图像形式。究其原因,在施镀初期,由于活化的基体催化活性中心较多,反应物浓度大,故沉积速率高。而随着施镀时间的延长, 溶液中Ni2浓

+

度不断降低,导致沉积反应减慢。另外,随着镀层的增厚,镍原子的自催化活性会随之降低,也将导致镀速的下降。当温度超过1h以后,镀速将显著降低。实验中还发现,施镀时间较短时镀层薄且颜色暗淡;而施镀时间过长时,由于镀液易发生分解,会导致镀层质量的下降。

结论:本文控制的最佳化学镀工艺时间为60min,建议调控的区间定在50~65min。此时,镀层的表面光滑、外观红亮且附着力良好。

4.2 化学镀Ni-P合金涂层分析

4.2.1 Ni-P合金涂层的表面形貌

采用本文已经优化了的工艺条件参数(pH = 5.6,温度为75℃,施镀时间是60 min左右)对PEEK试件进行化学镀,得到镀层的沉积速率可达17.4μm/ h,并且所得镀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论文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论文 - 图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91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