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我省深入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也是慈利县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全面实现“打造湘西北的工业重镇、全省的旅游强县、区域性的商贸中心、英才云集的人才高地、和谐富裕的生态家园”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2006年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2010年,预计达到78.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30元,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见图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2.6:31:46.4调整为17:36:47,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71.1%增加到82%。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1.7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预计5.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0.9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6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已从注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

图1 慈利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2005-2010)

数据来源:慈利县2005-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城乡建设协同推进

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2006年至2010年,共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84亿元,交通条件、城镇建设得到改善,电力和通信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农村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10年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移动通信、网络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城乡结构、农业农村内部结构都逐步优化,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基本出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支撑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成品油税费改革、县属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经营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和集体林权制度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实现了农村经管站、劳动保障站、合管办“三站合一”、乡镇站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取得积极成效。

(四)人民生活普遍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7583元增加到2010年(预计)1278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393元增加到2010年4005元,实现了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图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5年的5731元增加到2010年的980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0年达到4500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图2 慈利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5-2010) 数据来源:慈利县2005-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05%,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6.01万人,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环保、民政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发展机遇

(一)西部大开发的后续政策性机遇

国家已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深入推进,努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省里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国家和省里的重大决策必将为慈利跨越式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政策机遇。

(二)中部崛起战略点面推展的机遇

2009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已把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该规划把“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作为规划重心,这将带动农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加快发展。这必将为慈利县“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政策机遇。 (三)“3+5”城市群设施辐射机遇

“3+5”城市群是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其经济、科技、文化等优势明显,

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也是湖南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量。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3+5”城市群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群的立体交通网络。将群区内部已经形成的核心城市和将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联系起来,使其基础设施网络化、上档次、运行高效和布局基本合理,为其经济空间整合奠定更厚实的基础。利用核心城市经济力量向外辐射和扩散,来增强城市群内城镇间的联动效应,缩小城镇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慈利作为东邻常德,西抵张家界的湘西重要门户,显然为其经济空间有形与无形的接受“3+5”城市群设施辐射迎来了新的机遇。 (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构建的机遇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要求:“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出[2010]448号《关于开展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正式启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的52个县级行政单位,是连接我国中部地区和川渝地区的重要连接带,是国家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汇地带。作为在其范围之内的慈利无疑将受惠各种优惠政策。

(五)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的机遇

市里提出要抓住国家推进旅游综合改革有利时机,创建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我县不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处于国际旅游胜地张家界的东大门。依托“张家界”东线旅游开发,加快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既是整个张家界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县里坚持旅游带动战略,基本完成了旅游精品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顶层设计,着力打造张家界第二大旅游城市,并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体制机制,顺应旅游国际化、目的地化要求,慈利旅游必将迎来大发展。 三、面临挑战

(一)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地方财力弱,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再加上公共投入供给与投入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投入成本高而比较效益低,制约社会资本投入的增长,使得公路、城建、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交通状况发展相对滞后。交通运输网络整体布局也不尽合理,城镇化水平不高,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渠道不畅,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经济结构仍处低端

经济结构欠合理,内生动力不强。首先,全县一、二、三产业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排序,第三产业比例接近50%,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特征。但这种高级化,是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造成的一种虚高,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8.5%,企业散、小、弱等问题突出。其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三大产业都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集约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长。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匮乏,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生态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慈利县工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型工业,且大部分处于“以资源换增长”的粗放型阶段。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陆续出现。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多,其生态建设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新型工业化

始终把“工业强县”作为加快发展的首选方略,坚持走具有慈利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四个“提升”,即:工业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工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工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力打造湘西北工业重镇。“十二五”期末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0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期末达到50亿元。 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创新慈利县工业园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招商方式、服务内容和优惠政策,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把园区建成产业招商和发展的平台以及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主要载体,力争成为省级工业园。

一是抓好园区规划。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县工业园,全县形成一园六区的工业发展格局。特别是尽快落实园区中核心区和各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通过科学规划、集中管理和开发建设,使园区成为结构清晰、中心突出、功能明确、布局完整的经济开发区。

二是完善园区设施。集中力量搞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配套,为企业入园创造良好条件。采取“政府启动,多元投资”的方式,筹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探索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新模式,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进行企业化运作。鼓励非国有投资法人入园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实现合作双赢。

三是促进集群发展。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产品为切入点,引导企业入园,加大产业整合力度,促进关联企业集群发展,强化产业集聚区块的园区化管理,做到集中生产、集中排放、集中处理废弃物,打造生态化产业基地。 二、着力壮大产业经济

以工业园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与现有基础,围绕整合提升和扶优扶强,强化产业整合、产业配套和产业环境建设,延伸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形成后发快进新产业;通过项目带动,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工业产业体系。

(一)改造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慈利工业的基础,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发挥积极有效的支撑作用,要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提质升级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 ——食品工业

以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契机,以提高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确保质量与安全为目标,面向旅游市场,突出产品特色,向小产品、大市场、大产业方向发展。发挥生态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开发适应现代消费趋势的绿色生态食品、旅游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功能特色食品。注重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和品牌培育,做强做精农副食品加工业,提高产业集聚度。 ——机械工业

着力提高机械装备制造竞争力,突出发展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发制造及建工、农机、五金等产业;同时加大企业外向化力度,积极主动接受产业辐射,承接产业转移,走“嵌入式”、“配套型”的发展路子。以天成机电为龙头,加大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开发力度,加快设备更新,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努力打造湘西北中小型水轮发电设备制造和维修基地。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联姻”,配套协作,注重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在合作中发展壮大。 ——化工工业

采用成熟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装备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提质升级改造农用化工,加速发展精细化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顺应化学工业精细化、清洁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水平。依托本地资源和现有产品基础,重点围绕黄姜(剑麻)→皂素→(单、双)烯→丙酮→沃尔→甾体激素类药物,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形成特色明显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努力发展高浓度磷、钾复合肥及复混专用肥,开发多品种的微量元素肥料,发展复合菌肥和生物活性有机肥,推动肥料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旅游产品加工业

依托张家界旅游品牌及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如特色食品、大理石、杜仲……)比较丰富的特点,发展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加工业。 (二)壮大优势产业

慈利的优势产业是“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的,目前在规模、质量、生产技术、市场、管理上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十二五”期间应按“优势优先”原则,加快整合提升,做大做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建材工业

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干粉砂浆、预拌混凝土等水泥深加工产品。对全县机制砖企业进行有效整合,积极发展页岩烧结多孔空心砖,煤矸石烧结多孔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空心砌块,实现砖电联产。发展大理石、花岗石的薄板加工,发展以竹木资源为材料的高档复合装饰板材及以高档水泥纤维板为基材的高档装饰板材。发展优质节能复合门窗及五金配件。在涂料、颜料、功能性填充料及复合材料、环保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有所发展,重点发展超微细重钙粉体材料及改变性粉体材料系列产品,发展水性化、功能化、高性能环保涂料,发展PVC新型管材、管件及型材产品。 ——镍钼矿业

“十二五”期间将按“控制资源,优化布局,加强产业升级,推进循环利用”的思路规范加强镍钼矿产业的发展。加强重点矿区技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镍钼资源就地转化,大力推进以钼为主、镍联产、有价元素有效回收、拓宽品种和以节能减排、循环综合利用,有害元素无害化处理为中心的工艺更新和技术改造,巩固和完善火法与湿法联合提钼等生产工艺,积极发展“高压氧浸”、“湿法冶炼”的高新技术应用,加大对低贫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加强延伸产品的开发和核心技术研究,引进开发产业延伸项目。发展镍钼延伸加工产品,提高镍钼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镍钼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导产品由初级产品向中高端转变,创建华中地区最大的镍钼加工基地。 ——碳酸钙业

切实抓好全县碳酸钙资源规划工作,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以优并劣的原则,科学编制碳酸钙矿产资源整合规划。根据碳酸钙矿产业发展方向和慈利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恒亮企业为龙头,把慈利建成全国性的碳酸钙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形成从矿山开采、加工、科研应用到贸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能源产业

按“稳煤、扩电、增容”发展思路,加快水电挖潜开发改造,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理顺和构建新的电力体制和机制, 1、水电

按照一张网的要求,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目标,切实处理好地方小水电专供电系统的关系,保护小水电发展的积极性。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原则,对全县小水电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增强水资源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利用,重点规划岩泊渡、宜冲桥电站的建设,加速九渡溪流域的水能开发,优先做好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39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