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慈利县人民政府 2010.11.22
《慈利县“十二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顾问:
刘 群中共慈利县委书记
罗政吾慈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游湘焯慈利县政协主席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朱用文中共慈利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常务副组长:邢 川县委常委、慈利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 组 长:吴淑元县委常委、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坤明县委常委、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国辉县委常委、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汤 立县委常委、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吴仁铣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全际平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龚小进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向建国慈利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朱超雄慈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廖家义慈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孙明建慈利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唐纯卫 慈利县财政局局长 舒业灼 慈利县旅游局局长 张生平 慈利县经济局局长 覃业成 慈利县教育局局长 金跃进 慈利县科技局局长 张世民 慈利县环保局局长 杨兴平 慈利县商务局局长 谢雪武 慈利县水务局局长 谷学军 慈利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吴清英 慈利县卫生局局长 张佰万 慈利县农业局局长 邓家友 慈利县林业局局长 向延初 慈利县建设局局长 朱经伟 慈利县房管局局长
卓耀初 慈利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周先杰 慈利县交通局局长 姚和平 慈利县人事局局长 罗远志 慈利县文化局局长
黄斌权 慈利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符青青 慈利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李青云 慈利县统计局局长 黄光敬 慈利县安全监管局局长 张芳芳 慈利县人民银行行长
杨余成慈利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慈利县“十二五”发展规划》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
童中贤湖南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课题组副组长:
孙明建慈利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熊柏隆湖南省社科院城市发展所特约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
杨盛海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陈君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邓子纲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所博士 胡守勇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所博士 黄永忠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陈建佳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李海兵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郭 丹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杨余成慈利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刘 勇慈利县发展和改革局综合股股长 崔自明慈利县发展和改革局西开办主任 刘芳君湖南师范大学硕士 杜 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江 丽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罗金莲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石 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施“旅游带动、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从构筑战略发展的基础平台入手,着力改革开放,加大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步伐,逐步消除瓶颈制约;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优先发展县城和中心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把慈利打造成为湘西北的工业重镇、全省的旅游强县、区域性的商贸中心、英才云集的人才高地和和谐富裕的生态家园。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二)强化平台建设
坚持优先构筑经济发展平台,把平台建设作为经济发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构筑工业、旅游、城市、农村四大经济发展平台,以平台承载产业,以产业串联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以投资带动经济跨越发展。
(三)突出科技支撑
加快农业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推进生态文明
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切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深入开展大气环境治理,资源和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废物利用良性循环,建成内外交通便捷,资源可持续利用,居住环境优美,生态功能安全、完善的生态县。
(五)深入改善民生
把解决贫困问题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民生问题。
三、战略定位
(一)打造湘西北工业重镇
把工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能源开发、轻工业、矿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显著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湘西北工业重镇。
(二)建成全省旅游强县
依托张家界知名品牌,立足文化、生态两大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合作共赢,打造以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宗教旅游、商务会展等具有慈利特色的大旅游业,建成全省旅游强县。
(三)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
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加快专业市场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工业品、旅游产品及文化产品的储运、集散、配送及小商品贸易、会展交易等,成为湘西北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四)建造绿色农产品基地
积极发展柑桔、蔬菜、茶叶、药材、油茶和现代养殖业等产业项目,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养基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富硒食品,培育发展大型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成为湘西北优质绿色农产品基地。
(五)形成英才云集的人才高地。
积极培养人才,大力引进人才,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不断打造英才云集的人才高地。
四、发展目标
(一)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质量和效益有显著提高,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到2015年,突破1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至规划期末累计达到27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至规划期末达到10.1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至规划期末达到6.4亿元。城镇化率提高到45%。
(二)生态环境呈现新景象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减少25%,水资源利用更加集约;耕地保有量保持稳定;防洪体系基本形成,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
改善。
(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建成比较完善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得到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良好,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就业更加充分,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66元。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类别 经济 建设 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镇化率(%)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城镇医疗保障覆盖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 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万元GDP能源消耗下降(%) 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万m3)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2009年 66.72 10481 2.69 19.38 35.98 87.7 74.5 89 2100 20000 12558 3592 4 4 62 485 62.5 2010年 78.8 12330 3.16 23.2 37.7 87 92.05 92 2015年 增属性 长%) 145 6.4 57.73 45 95 95 98 60 3000 20000 20594 9966 4 4 67 600 80 60 13 10 15 20 预期性 社会 建设 约束性 人民 生活 2400 20000 12787 4005 4 4 64.5 500 55.7 10 12 约束性 预期性 生态 环境 约束性 注: 2009年数据来自慈利县2009年统计公报,2010年和2015年数据为测算数。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第三产业比重。
十二五规划现实基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