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20
检测工具。
(7)CTP制版的规范化
CTP制版缩短了印刷生产周期,提高了印刷效率。与传统制版工艺相比,CTP具有时效性高、网点质量好、可复制的阶调层次范围大等优点。CTP制版的规范化应参考传统晒版工艺参数,建立良好的数字化生产环境。 (8)数码打样的规范化
数码打样是使用数字化原稿直接输出印刷样张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实现客户的看样签样。因此,印刷企业 一般以客户满意作为打样合格的标准。但是这种非专业性的主观评价难免导致很多问题。例如当印刷品无法实现样张的色彩效果时,客户与企业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而当印刷品与样张匹配时,由于企业没有定量衡量样张的标准,就无法保证下次的样张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印刷企业就必须制定数码打样标准化文件,对数码 打样进行规范化。数码打样的规范化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的数码打印机及配套的纸张和墨水、以印刷为依据采集数据实现数码打样机模拟印刷的色域、数码打样系统的 定期检测与维护等。 (9)印刷机的规范化
印刷机规范化的目的是要找到印刷机与印刷材料相匹配的最佳状态,确定印刷机的最大油墨密度和网点扩 大特性,此过程中须通过一系列测试来完成。印刷机各印刷部件的设置应根据印刷机制造商的说明进行,包括墨辊和水辊的设定、印刷橡皮布的压缩量设定、印版和 橡皮布包衬的正确性、印刷机输纸装置的清洗与润滑、递纸套印系统和收纸装置的清洗与润滑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与印刷机性能匹配测试,确定印刷机的最优状态,并数据化。 3.2.3 生产过程优化
主要包括优化油墨预设定及优化色彩还原过程的控制两个方面。 (1)优化油墨预设定
油墨预设定指的是印刷机油墨预设值的确定。油墨预设定的方法有三种:人为经验设定、印版扫描设定、 从印前环节直接产生油墨预设数据。人为经验设定的准确性、效率主要取决于印刷生产人员,数据化与规范化较为困难,而且经验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印版扫描 设定是指通过印版扫描仪对黄、品红、青、黑四色印版中图文信息进行扫描与分析,获得油墨预设数据,并通过存储设备或网络将预设数据传递到印刷机控制中心,最终反映在印刷机上。其准确性及效率取决于印版扫描仪的精度、扫描的速度与数据传递的速度。第三种方法是从印前环节直接生成油墨预设数据,生成油墨预设数 据的系统是数字化工作流程,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中预设数据以PPF(Print Production Format)文件通过存储器或网络传递到印刷机控制中心,并最终反映在印刷机上,如图
短版印刷工艺方案研究 21
3所示。三种方法比较,第三种方法速度更快、更稳定、更易实现数据化与规范化,能更好的对印刷生产过程进行优化。 (2)优化色彩还原过程的控制
色彩还原过程的控制是通过一些在线印刷质量监测系统对印刷图像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到印前环节与印刷控制台,进行及时修正。优化色彩还原过程的控制主要是建立有效的自动色彩还原控制系统,在印前与印刷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提高印刷机的有效运行时间。
3.3 优化印刷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印刷工序的最终目标是用规定的材料生产出尽可能好的印刷品,产品应当有稳定的色彩重现精度、反差和清晰度。对于连续生产的一批产品来说,产品应当有一致的视觉效果,因为有成百上千的变量会影响产品的视觉效果,我们必须测量和控制对产品的视觉特性有最大影响的印刷质量特性。
印刷机操作人员必须在给定的油墨、纸张和印版的条件下对印刷机进行调节,使印刷过程达到优化的程度。这些调节应当使工艺变量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印刷机能生产出与合格打样样张相匹配的合格产品。此后,印刷机操作人员必须控制印刷过程,生产出在色彩平衡、色调复制、套准正确性等方面没有变化的前后一致的印刷产品。 优化印刷工艺的第一步是控制印刷过程,试图控制一个工作不正常的印刷机是困难的,印刷过程将很快失去控制。工作正常的印刷机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无故障工作,它可能发生轻微的偏离而不会产生不合格的产品。为了优化和控制印刷过程,应当了解什么是合乎要求的特性,哪一些故障是最典型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在有效印刷时间内使损耗降至最低同样是有意义的,工厂必须把效益和质量结合在一起。 平版胶印印刷机运转中常见的印刷变量有:网点增大、印刷反差、网点变形、叠印、墨层厚度、油墨色相。油墨温度、油墨乳化、油墨干燥速度、纸张厚度、纸张平滑度、纸张表面效率、纸张相对含水量、纸张表面强度、纸张pH值、水斗溶液pH值、橡皮布硬度、橡皮布厚度、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干燥装置温度、干燥装置停止时间、冷却辊温度、印刷速度、底色去除、总叠印率、油墨总覆盖率、辊子硬度、包衬厚度、辊子压力、卷筒纸张力、印版磨损等。
上列变量还不是印刷中可能产生的全部变量,但已经可以说明,在印刷机运转中存在着大量的变量。不管印刷机操作人员多么仔细地工作,变化总会发生。为了保证印刷的稳定性。操作者必须就发生的变化做出判断,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为了把印刷机的工作优化到它的最佳点,操作者必须用仪器测量尽可能多的变量,像油墨粘度、印版和橡皮布包衬、印刷压力、水斗溶液及其pH值,墨辊硬度、纸张相对含水量、墨辊调节等都能够测量控制也应该测量控制。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22
只要用一组给定的印刷条件使印刷过程优化,印刷机操作人员就能够通过评价一个样本和加以调节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常,许多印刷过程变量可以互相抵销,印刷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较少的调节控制印刷过程。如果在印刷过程开始偏离控制的第一个征兆时就进行调节,那么印刷质量上的微小偏差将是不明显的。
任何过程控制的目标都是在失控和产生不合格产品之前通过改变偏离的方向去纠正过程的偏离。这就要求印刷机操作人员集中精力工作,经常评价产品并寻找指示失控变量的印刷质量参数的变化。印刷机操作人员敏锐的眼睛加上过程控制工具将能够使一个产品的生产是稳定的,即使印刷机在印刷中轻微地发生了偏离,也能迅速得到纠正,偏离对印刷产品的影响将是不明显的。
4 总结与展望
4.1总结
本人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对短版印刷工艺的研究,分析从最开始的传统印刷技术一直到现代数码短版印刷方法优弊端,得出数码短板印刷技术在印刷应用过程中具
短版印刷工艺方案研究 23
有更准确性,快速性,节约性。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短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及印后加工处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巩固了短版印刷的基础知识,使得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到实践中去。也检验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次实践之后要人之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仔细的学习,对待一些问题要沉下心来。 由于本人知识涉猎不够深入,有所欠缺,在很多地方难免出现错漏洞,望给出提示及改正。
4.2展望
数字化已经开始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快印行业也不例外。数码短板印刷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市场的纷繁复杂使得传统印刷已经不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的时候,数码短板印刷就孕育而生了。
相比传统印刷,数码短版印刷具有自己更多的优势。在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传统印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按需印刷”的市场需求,而传统印刷的工艺流程过于复杂,生产周期又太长,而且印刷方式印刷质量效果又不稳定。数码短版印刷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
数码短版印刷,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就国内市场而言,有分析家认为,适合数码短版印刷的小批量市场需求未来10年将以1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将超过全部印刷需求的60%,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作为有别于传统印刷行业的一个新型产业,以其可变、按需、个性化印刷等特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应用。随着公司企业的投标书、项目书、宣传册以及个性化印刷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越来越期待短版印刷,也越来越需要短版印刷。
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李文育老师和他的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李文育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李文育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感谢李文育老师的学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24
生给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 考 文 献
[1]季永芹.数码印刷及其发展,印刷人2003,(9):36 37.
[2]秦海林.数码印刷技术在隔的发腥状况~前景印刷杂忠2001(12):12一15 [3]篷炫数字印刷机发展现救印硼祭忠.2003(7)24—26 [4]必胜网数码印刷机综述,中国印刷200l(2):14-16
短版印刷工艺方案研究 25
[5]李京平数码印刷技术及其新进展印制世界2004(10):8-9 [6]汪杰 充分发挥数码印刷的优势[J]-数码印刷2011,04(4)
[7]Andrew Tribute 数码印刷何时取代胶印?[J]-数码印刷2011,02(2):21-23 [8]徐世垣 数码印刷印后加工中存在的问题[J]-数码印刷2010(11) [9]海德堡 四大亮点凸显海德堡印后加工超强实力[J]-印刷世界2011(8)
[10]数码印刷增值与创新——\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数码印刷解决方案供应商演讲集萃[期刊论文]-数码印刷2010(11)[7]张良.基于PROFIBUS总线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学位论文.青岛:青岛大学硕士,2008:1-52.
[11]数码印刷为按需出版创造新价值——\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数码印刷方案供应商演讲集萃[J].数码印刷2009(10)
[12郭锦.数码印刷的工艺参数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3]沈海祥.Shen Haixiang 数码印刷展现无尽风光——谈2004年国内数码印刷现状与发展[J].印刷技术2005(12)
[14]王兵.Bing Wang 数码印刷要的不只是一台机器[J].数码印刷2010(9) [15]李凤华.数码短版印刷及其应用分析[J]总裁,2009(4) [16]孙文焕.数码短版印刷起新风[J].今日印刷,2004(7) [17]邱林华 数码印刷应用与展望[J].印刷技术2007(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短版印刷工艺方案研究(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