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小鼓响咚咚》
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1、唱唱:复习歌曲《小鼓响咚咚》。
2、练练:学习3/4拍;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音乐律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指导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变化能力。
2、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趣,体会3/4拍歌曲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趣,体会3/4拍歌曲特点。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 2、学法:本课采用了整体感知法、视听法、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一)唱唱:复习歌曲《小鼓响咚咚》 (二)练练 1、认认,拍拍
3/4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2、边唱歌曲《小鼓响咚咚》边拍手、拍腿。 3/4
X 0 0 | X 0 0 | X 0 0 |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铃鼓、沙球、碰铃等) 3/4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0 0 | X 0 0 | X 0 0 | X 0 0 |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拿不同的打击乐器。 2)根据歌曲的节奏编配打击乐伴奏。 3)用打击乐器共同表演歌曲《小鼓响咚咚》。 3、边唱歌曲《小鼓响咚咚》边做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打击乐器伴奏组共同表演歌曲《小鼓响咚咚》。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进一步体会3/4歌曲旋律特点。
第四课《小鼓响咚咚》
第3课时
课型: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1、唱唱:复习歌曲《小鼓响咚咚》。
2、练练:复习3/4拍;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音乐律动。 3、听听:歌曲《小鸭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指导学生能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变化能力。
2、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趣,体会3/4拍歌曲特点。
3、通过欣赏歌曲《小鸭子》,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歌曲《小鸭子》,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 2、学法:本课采用了整体感知法、视听法、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一)唱唱:复习歌曲《小鼓响咚咚》 (二)练练
1、复习认认,拍拍 3/4
X X X | X X X | X X X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2、边唱歌曲《小鼓响咚咚》边拍手、拍腿。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铃鼓、沙球、碰铃等) 4、边唱歌曲《小鼓响咚咚》边做动作。
5、将学生分成舞蹈组、打击乐器伴奏组共同表演歌曲《小鼓响咚咚》。 (三)听听
欣赏歌曲《小鸭子》 歌词:
我们村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我天天早晨赶着它们到池塘里。 小鸭子向着我就嘎嘎嘎地叫,再见吧小鸭子我要上学了, 再见吧小鸭子我要上学了??。
儿歌《小鸭子》,是著名作曲家潘振声的作品,其旋律明快,词句上口;深受小朋友喜爱。这首儿歌很短小,它包含了小鸭子的叫声、走路的姿势。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歌曲《小鸭子》,要学习它劳动的品德,希望大家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没一位同学都像小鸭子一样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第五课《种瓜》 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种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种瓜》,指导学生能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种瓜》,让学生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 收西瓜时的心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种瓜》,指导学生能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 2、学法:本课采用了整体感知法、视听法、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学唱歌曲《种瓜》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种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范唱,边唱边带领学生体会2/4拍歌曲旋律的特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第六册(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