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二分音符
5 — 二分音符 x — 读da a 2、看图读节奏。
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进一步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拍。 3、用铃鼓、碰钟、三角铁、串铃为歌曲《大家学雷锋》伴奏。 2/4 x x | x x | x x | 2/4 x 0 | x 0 | x 0 |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打击乐器伴奏组,共同表演歌曲《大家学雷锋》。
5、随音乐律动。 (三)听听
欣赏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是在学雷锋活动中创作的一首为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就是雷锋叔叔高尚品格的体现。歌曲以进行曲的风格,意气昂扬地表达了少年儿童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的决心。 七、课堂小结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雷锋,愿雷锋精神永存!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什么样的行动来学习雷锋。
第二课《其多列》
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其多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其多列》,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其多列》,感受云南哈尼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哈尼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哈尼族儿童的生活情趣,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其多列》,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唱歌。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 2、学法:本课采用了整体感知法、视听法、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学唱歌曲《其多列》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其多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范唱,边唱边带领学生体会2/4拍歌曲旋律的特点。 3、多媒体播放歌曲跟着模唱。
4、按节奏读歌词。
5、讲解歌词意思“其多列”是哈尼语译成“快来” 6、轻声跟着老师琴声演唱歌曲。 7、提醒学生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
8、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其多列》。 9、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其多列》。
10、变换形式进行演唱歌曲,增加学生的演唱兴趣。 如:师生接唱、“一领众合” 、分组对唱等形式演唱。 11、为歌曲《其多列》编配舞蹈动作。
(1)学习简单的动作,再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为歌曲编配动作。 (2)把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老师并分别进行辅导,为歌曲创编符合歌曲节奏的动作。
(3)每组分别展示创编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创编的动作协调,优美。
(4)播放歌曲《其多列》,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共同表演歌曲《其多列》。
七、课堂小结:
通过学唱歌曲《其多列》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哈尼村寨,和哈尼族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唱歌、跳舞,度过了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希望你有机会再来哈尼村寨做客!
第二课《其多列》
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1、唱唱:复习歌曲《其多列》。
2、练练:试唱2/4旋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其多列》伴奏;随音乐律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其多列》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 2、边唱歌曲《其多列》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
边唱歌曲《其多列》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 2、学法:本课采用了整体感知法、视听法、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一)唱唱:复习歌曲《其多列》 (二)练练
1、先读谱,再跟着老师唱。
2/4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5 — |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1 — |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其多列》伴奏。(铃鼓、碰铃、沙球等) 2/4
X X | X X | X X |
X O | X O | X O |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拿不同的打击乐器。 2)根据歌曲的节奏编配打击乐伴奏。 3)用打击乐器共同表演歌曲《其多列》。 3、边唱歌曲《其多列》边做动作。
(1)学习简单的动作,再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为歌曲编配动作。 (2)把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老师并分别进行辅导,为歌曲创编符合歌曲节奏的动作。
(3)每组分别展示创编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创编的动作协调,优美。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打击乐器伴奏组,共同表演歌曲《其多列》。 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七、课堂小结:
通过为歌曲《其多列》伴奏,让学生感受歌曲伴奏的乐趣,培养了同学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课后,请同学们自由地演唱、分组对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第六册(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