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李莉新备课(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自主学习导学单

课题内容: 解比例 自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自主学习任务: 一、自主先学。 一预习 什么叫解比例? 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二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你用什么方法检验? 三探索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有什么关系? (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说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2.教学例5。 (1)出示课文例题和情境图。 (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3)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3.小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4.做一做。 5.课堂小结。 (1)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 (2)你有什么不懂之处,与同学交流。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的第7~13题。

备课日期 2014 年 3 月 12 日 备课人: 邱娟

课 题 解比例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教 学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目 标 3、进一步理解方程的价值,发展推理能力。 重 点 解比例的方法。 教具: 小黑板 难 点 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正确解比例。 教学环节与内容 (预习 展示 反馈) 一、自主先学。 1、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4 =( ):12 4:( )=( ):6 总第 20 课时 本课第 4 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修改意见 2、预习例5,前面我们学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 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13.5厘米,你能求 出它的宽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1、出示例5 审题,理解题意。 提问:(1)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

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武艳蕾 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 唐林兰

程。)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 (5)质疑拓展: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李玉萍 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三、检测反馈。 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1、做“试一试” 比例式并求解。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2、做“练一练” 3、做练习十第6、7题。 4、做练习十第8题 孙晋云 指导学生理解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计算,300毫升水中应加的蜂蜜等于第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与原有水体积的比,一杯蜂蜜与水体积的比。 四、课堂小结。 李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教学反思

一部分学生在乘除的转化方面犯错。还有个别学生仍不能正确找出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需个别辅导。

自主学习导学单

课题内容:比列尺 自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任务: 一、自主先学。 一、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1、谈话:你见过中国地图吗?想过没有,这么大的中国是怎么画在一张纸上的?为什么有的画得大些,有的画很小?你知道用到了什么知识吗? 揭示课题:比例尺 2、自己想想你了解比例尺的知识吗?把想法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图上的长:实际的长,可不可以写成5:50?为什么?单 位不统一怎么办? 提醒学生:在写比之前要先统一长度单位,然后写比并化简。 独立写成这两个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⑵思考:①为什么两个比都是1:1000?这符合例题中哪一句话的要求? 在画平面图时,长、宽以及其他各对应的线,都要注意按相同的比缩小后再画。 二、 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和求比例尺的公式 思考:求出的1:1000各表示什么比什么?概括成一句话是什么比什么?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强调: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2、思考:根据比例尺1:1000复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 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思考:在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 1小结:这样的线段图叫做线段比例尺,而1:1000,1000 则叫做数值比例尺。错误!未指定书签。

备课日期 2014 年 3 月 13 日 备课人: 李莉

课 题 比列尺 教科书第48~49页例6,练习十第1、2题 总第 21 课时 1、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本课第 5 课时 教 学 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目 标 2、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 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具: 小黑板 难 点 解决点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与内容 (预习 展示 反馈) 一、明确目标、自主先学。 修改意见 课型: 预习与展示 1、谈话:你见过中国地图吗?想过没有,这么大的中预习收集的比例尺,说出它国是怎么画在一张纸上的?为什么有的画得大些,有的意义 的画很小?你知道用到了什么知识吗? 揭示课题:比例尺 高红霞 2、自己想想你了解比例尺的知识吗?把想法准备在课 堂上交流。 3、⑴阅读例6,思考:题目中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哪些数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填写: 写几个比?各是什么比什么? 填写: 图上的( ): 实际的( ) ( ): ( )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图上的长:实际的长,可不可以写成5:50?为什么?单位不统一怎么办? ⑵思考:为什么两个比都是1:1000?这符合例题中哪一句话的要求? 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和求比例尺的公式 谈话: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 ),叫做这幅图的( )。

启发:读题目的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题目要求我们 提醒学生:在写比之前要先统一长度单位,然后写比并化简。 许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李莉新备课(4)在线全文阅读。

李莉新备课(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63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