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李莉新备课(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备课日期201 5 年 3 月 日 备课人:李莉

课 题 比列的意义 总第 18 课时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 本课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能否组成比例。 课型:展示课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 点 难 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环节与内容 (预习 展示 反馈) 一、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教具: 修改意见 写出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 1、复习:把方格纸上的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画出的图形的图形长和宽的比是__________ 缩小后的图形 缩小后图形的长和宽分别 是原来图形的几分之几? _______, ________ 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高红霞 2、自主探究。理解比例的意义 ⑴观察例3 提问:你能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第一张照片:____________; 第二张照片:____________ 追问: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 许巍 说明:比值相等,或者化简后两个比一样,我们就可以 说这两个比相等。 这两个比可以写成:( )=( ) 再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是:__;宽的比是:___________。

这两个比又有什么关系?写出等式:____________ 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1、揭示比例的意义 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另一种表示方式是分数的形式) 第一个比例的分数表达式:( )=( ) 第二个比例的分数表达式:( )=( ) 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1、完成练一练 独立做题,写出判断的过程。 2、练习六第3题 做在书上前两问,思考:这两个比的比值各表示什么数量?比值相等吗?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呢? 提问: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 李玉萍 思考: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 孟校 小结:要判读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启发:相对应的两个量是什么?写出每张表格里两个化简,看是不是相同的比。 相对应的量的比,把能组成比例的写成比例的形式。 (1)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如240米是4分钟走的路程,所以240米与4分钟是相对应的两个量。 (2)分组完成,同时四人板书,再讲评。 五、总结: 提问: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比列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孙晋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认识比例意义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和学生用数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自主学习导学单

课题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 自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自主学习任务: 1、复习: 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2、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3)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二、教学例4 1、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 2、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 3、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全课小结:

备课日期201 5 年 3 月 日 备课人:李莉

课 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总第 19课时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本课第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 课型:展示课 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重 点 难 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环节与内容 (预习 展示 反馈) 一、自主学习 1、找找比比: (判断下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 3:5 18:30 0.4:0.2 1.8:0.9 5/8:1/4 7.5:3 2:8 9:27 2、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 3 :5 = 18 :30 学生尝试起名。 二、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3 :5 = 18 :30 内项 外项 (2)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出示:3/5=18/30 2、教学例4 (1)理解题意,信息搜索: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2)、学生写不同比例: 教具: 修改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说说判断过程。 高红霞 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许巍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李玉萍

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3)、学生探索规律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写比例,验证规律: 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规律?学生任意写比例并验证。 (5)、师生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检测反馈 练习:1“试一试”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 2、做“练一练”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 ):6 4:( )=( ):5 4、做练习十第1、2题 学生尝试练习后交流讨论 四、拓展延伸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 ):6 4:( )=( ):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思考分数形式的比例3/6=2/4,学生分析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 孟校 提问:2.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 孙晋云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教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处处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探究,教师只是为了学生学习探究给他们努力去创设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点拨。 学反思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李莉新备课(3)在线全文阅读。

李莉新备课(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63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