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民族中学美术教学案例(第14册) 三、课堂延伸 请大家在课余时间参阅有关笔墨纸砚的书籍,也可观看最近央视播出的探索发现栏目(含书法相关内容)。 四、布置作业 请大家回去之后,临习1-2张正楷毛笔字。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教反思 书法的学习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了解书写工具及写字姿学势,这仅仅是个开端。 同学们对书法的认识较没有上过常识前有较大的改观,但是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仍是严峻的考验。
20
苍南县民族中学美术教学案例(第14册)
第三周 上课时间:二月二十七日(星期一)本学期累计教案5个 教学内容 校园生活——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1.使学生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以协作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 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制作。 教学过程预设 一、教材分析 编写思路。 本课与第一课内容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体现了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育。” 课文在整体布局上,首先展示的是一系列优秀的环境标识设计,培养学生学习环境标识设计的兴趣;其次是环境标识在校园环境中的实际运用; 最后是校园环境标识的设计流程以及安装过程。 环境标识设计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特定目的进行设计与制作,起到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本课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本课的学习过程分为:切入、感受和表现。 (1)切入——标识设计的范例。 标识设计内容的选择,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培养学习兴趣,为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因此,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和着眼点进行本课学习,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将有助于丰富和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 (2)感受——优秀的校园环境标识设计作品欣赏。 教材中,首先编入的是一些优秀的标识设计,包括校园指示牌、停车场指示牌及社区 21
苍南县民族中学美术教学案例(第14册) 环境标识等,说明环境标识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然后是一些名校的环境标识设 计,如斯坦福大学典雅的校园环境,北京师范大学“绿草茵茵,踏之何忍”的环境标识,根据所选图片,从工具材料、造型、设计等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阐释。 (3)表现——学生动手参与。 教材最后要求学生策划、设计并动手制作校园标识,加强协作,如集体讨论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并安装,一切都是与他人互相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通过深入尝试、体验,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受,从而引发对美术课程的喜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掌握环境标识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考察环境——确定内容——选择材料加工制作——安装,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环境标识设计图片。 (教师)多媒体设备、中外优秀环境标识设计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学 (1)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各种手段,如走出户外实地观察、利用相关网站等,了解标识设计的形式和特点。 (2)由欣赏作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环境标识设计,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下有关标识设计的资料,结合标识设计艺术的特点去赏析作品。 2. 深入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各处看看,引导学生从环境中发现美,激发学生美化环境的强烈愿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一些标识设计用相机拍摄下来,然后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分为“环境标识设计的特点是什么”,“哪些环境标识设计存在缺陷,如何加以改进”等,最后,引导学生用设计草图或模型制作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只作启发式指导,不加是非评判,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由思维空间。 3. 课堂延伸 美术教师安排一些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公园、展览馆、广场、街道等场所实地观察环境标识设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环境标识设计的热情。教师应抓住时机,鼓励他们学好标识设计,肩负起美化环境的重大责任。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公园、商场、街道??都成为美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美术课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美术教学的社会意义。
22
苍南县民族中学美术教学案例(第14册) 4.布置作业。 为自己的校园设计一件环境标识作品,要求构图简洁、明快,设计思路清晰。 教通过实地观察标识,学生对标识的陌生感大大减少。课本与学实践的关系由此拉近,这样就为学生的设计构思做好了必要的准反备。 思
23
苍南县民族中学美术教学案例(第14册)
第三周 上课时间:三月二日(星期四) 本学期累计教案6个 教学内容 执笔方法简介及横的写法 1. 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的习惯。 2. 了解横的结构特点,并深刻领会用笔要点。 了解横的结构特点。 领会横的结构特点,并写出横的起笔、收笔。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准备 横的练习字帖,执笔图片,笔墨纸砚等。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学 笔、墨、纸、砚和字帖均已备齐,接着就是怎样临写的技法问题。技法中首先接触到 的是握笔及姿势问题。 2. 深入教学 干任何事,只要使用工具,都涉及到如何拿工具的问题。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 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见图1)。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子,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后来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指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美版第14册美术教案备课本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