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者对于“祖先的摇篮”,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读) 师:作者为何会发出这样的呼声?(结合预习资料,了解环保话题) 4 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保护人类文明的起点,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复习巩固
1 有感情地把诗歌朗读几遍。再想想“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怎样才能让“祖先的摇篮”地久天长?
3 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也来说几句。
例: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五、拓展作业 1、拓展:
假如你是“天然博物馆”的一名小小讲解员,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向大家作交流。 2、作业: (1)抄写词语:
摇篮 浓绿 赛跑 遥远 苍苍 地久天长 污染 文明 神圣 博物馆 (2)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11
7、鸟语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联系语境,理解词义:无拘无束、应验。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爱鸟、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师:春来了,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置身于自然,我们到处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在枝头上,在草叶间,在屋檐下,在村头寨尾,在湖光山色之中??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竖起耳朵听听??
2、播放鸟鸣的录音(同时飞入各种鸟儿的图片:布谷鸟、喜鹊、黄莺、画眉、百灵) 3、师:你都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与小作者一起亲近鸟儿,学习第9课——
媒体出示:9、鸟语(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师:小作者从小在农村长大,他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 它们的歌声和鸟语??什么是鸟语? 2、自由朗读,预习课文 出示预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什么是鸟语? (2)正确朗读词语:
通晓 刻苦 翩翩飞翔 疏忽 喜讯 倍感亲切 纪律 搏击风雨 (3)理解词语:通晓 3、检查反馈。 (1)交流后归纳:“鸟语”是鸟的语言,是鸟鸣传递的信息。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鸟语”有了初步的认识。
(2)朗读词语,理解“通晓”,后介绍“公冶长”: 文中所说的公冶长是春秋时期一位通晓鸟语的专家,他是孔子的学生。关于他的传说虽然有些神奇,却给幼小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开始关心鸟儿,了解鸟语。文中的2、3节具体介绍了这部分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师:在与鸟儿的接近、交谈中,“我”开始了解鸟语。文中,“我”和哪些鸟儿对话? “我”又听鸟儿说了些什么呢? 请你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小节。 (1)文中,“我”和哪些鸟儿对话? 板书:布谷鸟 喜鹊
(媒体出示布谷鸟、喜鹊的图片,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鸟儿的资料) (2)“我”又听鸟儿说了些什么呢?请学生分别朗读第4-8节、第9节、第10节, 边听边思考:我是怎样熟悉鸟语,与它们交流,渐渐成为它们的“知音”的? 2、学习第4—8节
(1)过渡:在所有的鸟中,作者最喜欢与布谷鸟对话了?? (2)出示句子: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12
板书:一问一答 无拘无束
a、梳理内容:一问一答(谁问?谁答?) b、理解词语:无拘无束
进一步体会:作者与布谷鸟无拘无束地说些什么呢?让我们读读对话,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桌分角色说一说。 c、指导朗读
(3)齐读4——8节。 3、学习第9节:
(1)过渡:在所有的鸟中,也许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它给人们预报的喜讯也常常?? 出示句子:
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2)预设质疑:引号在句中的作用?“应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虽然它的“话” 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板书:预报喜讯 希望 安慰 乐趣 (3)分组学习,合作解疑。
(4)大组交流,理解句意,重点理解:为什么“虽然??但总能给??”? 出示说话练习:
喜鹊的叫声让爷爷想到 ,让妈妈想到 ,让 想到 。
(5)师:虽然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它给人们预报的喜讯也常常无法成为现实,但它总是能给人们带来吉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鸟语还能使人感受到希望、安慰和乐趣!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带着满足与安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带着盈盈的希望,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鸟语是希望、是安慰,更是快乐的体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齐读第4—10节,再次回味“鸟语”,谈谈你的感受。
师:鸟语是纯真而优美的大自然的语言,只有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发现它、感悟它,享受它!
5、文中的结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指名读、引读句子。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你喜欢的片断。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无)拘(无)束 无( )无( ) 无( )无( ) 有( )有( ) 有( )有( )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中的引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五、拓展作业 1、拓展:
(1)说话练习:
从 那里,我 。 你能学习文中的样子,选择一种或几种动物,用同样的句式练习说话吗?可以结合课文,也可选择其它;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2)说写双通道:
发挥你的想像,编写一段你与画眉(或黄莺、百灵等小鸟)的有趣的对话。
13
8、拥抱大树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虐”的书写,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虐待、警醒”等的意思。
2、能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复述事件内容。
3、重点研读课文第4节,能联系上下文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懂得“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护它”,并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图片,说说平时人们用“拥抱”这个动作表达怎样的情感?
拥抱是肌肤间的亲密接触,是人们情感的释放,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照片,看一看在什么时候人们会拥抱?
2、过渡:是啊,拥抱可以传达爱意,表示祝贺,表达高兴的心情,也可以给人以安慰。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第10课就与拥抱有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媒体出示:
(1)圈出正确的读音:
真挚(zhì zì)感人 虐(nua nǜ)待 醒(xǐnɡ xǐn)悟 身材魁(kuí ɡuǐ)梧 喃喃(nān nán)自语 绅(shēn sēn )士 (2)正确朗读词语:
拥抱 真挚感人 大吃一惊 醒悟 道歉 恩惠 真心诚意 和谐相处 承担 采访 (3)理解词语意思:
真挚感人:是指人的感情真诚恳切而感动了别人。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恩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丹尼尔通过拥抱大树来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板书: 道歉
丹尼尔——————拥抱大树
4、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都知道,这一幕的发生,除了丹尼尔以外,还牵涉到绿化管理局,爱护树木的绅士,请你们再读读课文,借助这几个人物的提示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板书:绿化管理局
爱护树木的绅士 三、研读课文
(一)引读1、2节,感受“奇怪”,说说奇怪的一幕。
(出示)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 ,嘴里还喃喃自语: 。过了好一会儿, 。
(二)围绕“虐待”一词,研读第3节。
1、过渡:整件事源于丹尼尔被人投诉虐待大树。板书“虐待”时讲解“虐”的字形。 2、查字典,理解“虐待”的含义。
3、课文中丹尼尔是怎么做的呢?引读第3、4节: 有人投诉丹尼尔残暴地虐待大树,其实——,这样一个随意的举动却被一位爱护树木的绅士看见了——而当地政府对这样的行为也不姑息,不久——上面写着——丹尼尔大吃一惊,这
14
才醒悟——他向绿化管理局——。为了——也给——绿化管理局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案。 (三)深入研读第4节,联系上下文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 1、借助词语提示复述方案:
(1)这个方案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老师请一位同学读,其余边读边思考。 (2)试着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来说说这个特别的方案。 (出示)免去 拥抱 浇水 (3)引读这个特别的方案。
2、小组讨论: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方案特别在哪儿? (1)处罚形式特别,与众不同。 (2)能教育丹尼尔,给众人以警醒。 结合回答板书:处罚 违法
3、小结过渡:是呀,正如丹尼尔所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那么,这个处罚究竟给了丹尼尔怎样的教训呢?
(1)读读第5节,划出相关的内容。(交流后引读相关句子)
丹尼尔说:树木是人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爱护它。我拥抱大树,是真心诚意的,希望通过这样做来表达我的歉意,表示我爱护树木的决心。他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每个人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恩惠,我们要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美好。 (2)结合课文1、2节的内容来说一说。 出示: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双手搂抱住店前路边人行道上的一棵大树,嘴里喃喃自语:“啊,亲爱的大树,对不起,我不该虐待你,请原谅我吧??” 过了好一会儿,旁边有人招呼:“嗨,丹尼尔,行了。”那壮汉才松开双手,又在树干上重重地吻了一下,离开了人行道。 (朗读体会丹尼尔道歉时的真挚感人。)
4、小结、引读:是呀,一个堂堂男子汉,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大树,向大树表示歉意,这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呀!这样的处罚给了丹尼尔更为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了——“大自然给人们??快乐、美好。”于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生读)。的确,丹尼尔是真心诚意地拥抱大树的,你瞧他双手——嘴里——他紧紧地拥抱着大树——直到有人喊停他才——。 四、小结复习
1、想象说话,深入理解“警醒”。
(1)这个处罚对丹尼尔而言在经济上没有受到损失,但却使他在思想上深受教育,也提醒了更多的人。(板书:警醒)
(2)对围观的人来说,他们又受到了怎样的提醒和警戒呢?请同学们借助画面,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3)说话练习:谁能把前面交流的内容联系起来,用“不仅??而且??”的句式说说这奇特方案的奇特之处。
2、是啊,当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这则新闻时,有更多的人将会从中受到教育和警醒。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读下面的句子,找一个和带点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一天,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一家快餐店门口,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场景。( ) (2)丹尼尔大吃一惊,这才醒悟自己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绿化和保护树木的法律。( ) (3)为了教育丹尼尔,也给大家一个警醒,绿化管理局提出一个特别的方案。( ) 五、拓展作业
1、拓展: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拥抱大树采访报道》。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沪教版四下语文教案全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