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由逻辑电路图可看出该电路是利用同步预置法来实现相应的计数的。
首先确定电路的初态,电路初态由电路的预置输入端ABCD的连接状态决定,由图可看出电路的初态为0000态。
然后确定电路的终态,电路的终态由与非门的输入端的连接情况确定,由图可看出与非门的输入与QAQD端相连,因而当电路计数到1001时,将产生一置数脉冲,在时钟脉冲到来时,计数电路回到0000态。
因此该电路是一个模M=10的计数器。态序表如表3所示。
表2 态序表 CP QD QC QB QA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3 0 0 1 1 4 0 1 0 0 5 0 1 0 1 6 0 1 1 0 7 0 1 1 1 8 1 0 0 0 9 1 0 0 1 10 0 0 0 0 2. 利用R端构成模M=7的同步计数器,并写出态序表和逻辑电路连接图。
解:利用R端即反馈法构成同步计数器的关键是确定控制R端的与非门的输入端的连接。由于欲实现的是模M=7的同步计数器,当计数器计数到0111(7)时,使计数器回零,即产生一清零信号送给R端.而状态0111只短暂出现不是一个稳定状态。从而实现模M=7的同步计数.由此可知,只要将与非门的输入段与QCQBQA三端相连即可。电路连接图如图11所示,态序表见表4。0111不是稳定态即不是电路的工作状态,故采用下划线与电路的工作状态加以区别.
表4 态序表 CP QD QC QB QA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3 0 0 1 1 4 0 1 0 0 5 0 1 0 1 6 0 1 1 0 7 0 1 1 1 0 0 0 0
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48)10=(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2。
2.X=(-32)10,其一字节长的[X]反=_____________;[X]补=_______________。
3.将(127)10编成( )8421BCD,( )余3码。
3.F(A,B,C,D)=1,其最小项表达式F=Σm(______________)。
4.CMOS“或非”门,多余的不用输入端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函数
,其反函数=_______________;对偶式F*=____________。
6.TTL与非门的扇出系数是指 。 7.RAM与ROM的区别是 。 8.动态存储单元为不丢失信息,必须 。 二、求F的最简“与非”表达式(每题7分,共14分) 1.试简化函数
(用代数法)
2.
(用卡诺图法)
三、证明:(8分) 如果
,且
则A=B。
四、用PLA逻辑阵列实现全加器(要有设计全过程)(15分) 六、已知维持一阻塞型D触发器的CP、RD、SD及D端的波形,试绘出其Q端
波形(8分)
七、试绘出“1100”序列信号检测器的原始状态转换图及最简状态转换表。(15分)
八、已知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T1161的功能表和逻辑表符号。(计数状态按自然二进制码转换,QD为最高位,依次为QC、QB、QA,QCC=TQDQCQBQA)。(16分) 1. 利用R端构成M=5的计数器,写出态序表和逻辑电路连接图。 2. 分析下图所示电路的功能,M=?且写出态序表。 解:
八、试设计一个序列长度S=15的m序列脉冲产生器。
试题二答案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48)10=(30 )16=(110000 )2。
2.X=(-32)10,其一字节长的[X]反=11011111;[X]补=11100000。 3.将(127)10编成(000100100111 )8421BCD,(010001011010 )余3码。 2.
(用卡诺图法)
解:由于给定的是一般的与或式,可直接按与或式填写卡诺图;约束条件所对应的最小项方格按无3.F(A,B,C,D)=1,其最小项表达式F=Σm(0,1,,2,??,15)。 4.CMOS“或非”门,多余的不用输入端处理方法有:接地或与其它输入端相连。
5.函数,其反函数=;对偶式F*=
。
6.TTL与非门的扇出系数是指能驱动同类与非门的个数。
7.RAM与ROM的区别是RAM中的信息即可读出又可写入,导电后信息便消失;而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信息可永久保存。
8.动态存储单元为不丢失信息,必须定期刷新。 二、求F的最简“与非”表达式(每题7分,共14分) 1.试简化函数
(用代数法)
解:
(配项加AB)
(消因律)
(消项AB)
关项处理,在相应的方格内填“Φ”或“×”,于是,可得到相应的卡诺图。
化简时根据化简需要将无关项作“1”或“0”处理。进行化简得到化简后的表达式:最后利用还原律和反演律,将与或表达式变成与非表达式的形式。
三、证明:(5分) 如果
,且
则A=B。
解:利用真值表进行证明
表1 真值表
A B 0 0 0 0 0 1 1 0 1 0 0 1 1 1 0 0
由表可看出,对应使,且的AB组合只有两种00和11,即A和B的取值相等。
由此可证得:A=B
四、用PLA逻辑阵列实现全加器(要有设计全过程)(14分)
根据全加器功能,其真值表如表4-3所示。表中Ai及Bi分别代表第i位的被加数及加数,Ci是低位来的进位,Si代表相加后得到的和位,Ci+1代表向高位的进位。由此可列出全加器的真值表 表2 全加器真值表 根据真值表画出卡诺图(见教材)写出Si、Ci+1的表达式。
输 入 输 出
Ai Bi Ci Si Ci+1 0 0 0 0 0
0 0 1 1 0 然后画出PLA阵列图,在PLA的与阵列中需产生7个乘积项,或0 1 0 1 0 阵列输出是Si和Ci+1。如图3所示。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五、已知维持一阻塞型D触发器的CP、RD、SD及D端的波形,试绘出其Q端波形。(6分) 解:RD和SD是直接复位和直接置位端,
当RD=0,SD=1时,触发器将被置成0态; 当RD=1,SD=0时,触发器将被置成1态;
当RD=1,SD=1时,触发器正常工作,在时钟脉冲的有效跳变沿到来时,其次态输出取决与输入D端, Qn+1=D;
由此可画出时序波形图。
注:D触发器的有效跳变沿是上升沿,触发器的状态改变只可能发生在时钟的上升沿到来的时候。
六、试绘出“1100”序列信号检测器的原始状态转换图及最简状态转换表。
七、已知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T1161的功能表和逻辑表符号。(计数状态按自然二进制码转换,QD为最高位,依次为QC、QB、QA,QCC=TQDQCQBQA)。(16分)
1. 利用R端构成M=5的计数器,写出态序表和逻辑电路连接图。 表3 态序表 CP QD QC QB QA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3 0 0 1 1 4 0 1 0 0 5 0 1 0 1 0 0 0 0
2. 分析下图所示电路的功能,M=?且写出态序表。
表4 态序表 CP QD QC QB QA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3 0 0 1 1 4 0 1 0 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字电路习题库(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