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2008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
5)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通过“引进、聘用、培养”等途径,政策倾斜、制度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多渠道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素质。
①通过引进、国内外进修、主持技术项目、企业挂职、设立专项奖等方式,造就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②建立激励机制,实施定期下厂顶岗实践制度,通过开展技术服务、校企合作等措施,形成持续培养中青年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长效机制。
③建立健全师资管理制度,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形成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1.3.4实训基地建设 (1)现有基础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有4000 m2的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初具规模,现有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成型机等51台机床设备及CAD/CAM软件,设备总价值398万元;建有CAE软件Z-MOLD培训中心、CAXA教学培训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实训基地设备基本满足现有学生实训、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模具设计与生产制造等需要。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一定基础。
(2)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的建设,新建模具设计及研发中心,扩建模具制造生产实训车间,改建升级模具仿真实训室。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条件需要,配臵足够数量的生产型普通设备,同时配臵一定数量的如4轴联动数控铣床、高速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成型磨床、三维激光扫描机等模具加工先进设备及软件,满足模具专业发展需要,服务重庆市汽车、摩托车模具行业。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将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成为重庆市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以及重庆市校企合作的产学工程中心,承担模具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模具设计、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工作。
16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把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真实生产实训场所,提高学生岗位核心技能训练水平,扩大社会培训规模。通过项目建设,专业群学生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达到80%,专业群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0%以上,社会培训规模达到3000人〃周/年。
(3)建设内容
面向重庆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行业市场需求,以冷冲模、塑料模为主,以培养企业急需的具备模具加工操作、模具3D建模、模具加工数控编程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模具专门人才为目的。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加强生产性实训环节,以加强模具钳工、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模具零件特种加工、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的编程与操作加工实训、模具加工工艺实训。立足于教学,服务于行业,为每个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真刀真枪”的实际技能训练设备,同时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开放性、可升级性。
1)实训基地设备建设
在已有实训基地基础上,三年共投入建设资金730万元,新建模具设计与研发中心,改建模具生产车间及模具仿真实训室。实训基地主要设备采购清单见附件1-1。
①模具设计及研发中心
模具设计及研发中心以学院专业教师为主体,聘请重庆模具协会、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元创技研实业开发公司专家和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教授,组成研发队伍,建成学院与企业、行业、高校合作开展技术服务的平台;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与设计理念,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承担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及其它制造业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跟踪模具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与重庆元创技研实业开发公司长期合作,学生和教师组成模具设计团队,开展3D转2D设计、3D设计标准化资料库建立、3D夹具及模具设计,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勤工俭学的项目任务;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成为软件公司的培训中心,共同为社会开展软件培训和技术推广。设备购臵计划见表1-4。
17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表1-4 模具设计及研发中心设备购臵及共享企业设备计划
实训已有典项目 型设备 检测三座标实验测量机实训 1台? 拟购或共享设备名称 共享企业资源:重庆元创 L/M 三次元量测仪 CMM 三次元自动量机 携带式三次元量测仪 专用电脑5台 三维激光扫描机1台 翻转合模机1台 反求软件1套 dynaform、moldflow分析软件各一套 彩色喷墨大幅面绘图仪1台 企业捐赠: CAD软件:VOMOS 1套 功 能 1、 检测实验实训 2、 对外检测服务 1、 模具设计 2、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投资 建设 资金 (万元) 年度 来源 共享企业资源 逆向 快速成工程 型机1设计 台 160 2006年 中央 UG、 模具CIMATRO设计 N 软件 1、模具设计 2、技能培训鉴定 30 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07 企业捐赠 ②模具仿真实训室
现有条件只能满足模具及相关专业学生CAD/CAM基本训练,学生工艺训练相对较弱。学生经过模拟仿真实训后再进入真实生产环境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工艺训练和机床操作学习效果、节省学习时间,避免设备操作安全事故。
模具仿真实训室新增100台满足图形处理要求的较高配臵的计算机,并配臵企业主流的机床加工仿真和干涉检查软件,加强学生模具加工编程、生产工艺实训和技能培训,掌握模具加工的工艺流程、加工刀具的选择方法、模具加工的数控编程以及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设备购臵计划见表1-5。
表1-5 模具仿真实训室设备购臵计划
实训 已有典型设备 项目 CAD/ CAM 实训 拟购设备名称 功 能 1.模具软件技能培训 2.进行技能鉴定 投资 建设 (万元) 年度 2006年 资金 来源 CAD图形工作站计算机138台 100台多媒体教学CAD/CAM软件 设备2套 投影仪 机床加工仿真和干涉检查软件1套 120 中央 ③模具制造生产实训车间
在现有实训基地设备基础条件下,为保证专业群1100人培训和社会服务的设备数量,补充和完善模具制造生产型设备,按照现代机械加工车间模式进行建设。与重庆第三机床厂(学院附属工厂)及其
18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它企业广泛深度合作,实施生产性实训;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产品业务,定期派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技术指导;专任实训教师实施教学生产一体化实训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工艺编制、产品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满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技能要求。生产实训车间设备购臵见表1-6。
表1-6 模具制造生产实训车间设备购臵及引进计划
实训项目 电加工实训 已有典型设备 快走丝线切割机床2台 电火花机床1台 数控小孔机1台 数控雕刻机1台 拟购设备名称 快走丝线切割机床4台 数控电火花机床5台 4轴联动数控铣床1台 高速数控立式加工中心1台 数控成型磨床1台 数显平面成型磨床1台 精密平面磨床3台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1台 功 能 1.数控电加工技能培训 2.进行中、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 3.产教结合模具制造、产品加工 1.加工中心技能培训 2.进行中、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 3. 产教结合模具制造、产品加工 1.磨工技能培训 2.进行中、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 3. 产教结合模具制造、产品加工 投资 (万元) 建设 年度 资金 来源 加工中心实训 加工中心2台 数控铣床6台 磨工 实训 平面磨床4 外圆磨床3 工具磨床1 390 06年 中央 铣工 实训 炮塔铣床3台 卧铣4台 立铣1台 焊接 实训 电焊机11台 模具钳工实训 模具加工实训 钻床8台 钳工工作台116工位,各种模具50套 注塑机2台 车床2台 滚齿机1台 压力机2台 1.铣工技能培训 炮塔铣床 2.进行中、高级工、技(3H)4台 师技能鉴定 (5H)1台 3. 产教结合模具制造、产品加工 1.焊工技能培训 交流电焊机6台 2.进行中、高级工、技直流电焊机6台 师技能鉴定 超声波探伤仪23. 产教结合模具修台 配、夹具、检具焊接 1.模具钳工技能培训 2.进行中、高级工、技模具及夹具30套 师技能鉴定 3. 产教结合模具装配 产教结合模具产品加工 30 08年 企业 捐赠 2)实训基地设施建设
三年共投入1350万元进行实训基地设施建设:2006年学院投入60万元改造生产实训车间1000 m2;2007年重庆市投入200万元改建
19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模具设计及研发中心、模具仿真实训室,学院投入60万元启动新生产实训车间建设的前期工作;2008年地方投入700万、学院投入330万元共1030万元,新建5000m2模具制造生产实训车间。
到2008年,培训规模将达到每年3000人〃周以上,培训计划见表1-7。
表1-7 实训基地社会培训计划
培训类别 联合培养学生 主要对象 培训内容 培训规模(人〃周) 07年 08年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周边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其它职业院校学生 学生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及云三峡库区师资培训 阳职教中心等 企业人员 农村劳动力转移 其它 重庆市技师培训鉴定、企业职工培训鉴定 三峡库区移民、贫困人口转移培训 再就业培训、转岗培训、其它院校师资培训等 1、专业实训 2、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1、 工种培训 2、 职业技能鉴定 1、 岗位培训 2、 初级工培训鉴定 1、专业实训 2、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2000 3000 充分发挥模具设计与研发中心及生产实训车间的平台功能,建立与重庆元创、重庆坤泰轮毂、五九研究所、重庆长安集团、重庆大江至信等企业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实现技术服务年收入140万元的目标。
3)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形成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与重庆元创技研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编写《中英日冲压模具专用名词对照手册》,开发冲压模具3D动态模拟教学系统;与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作建设重庆市机械类职业技能鉴定智能化考试平台,实现无纸化知识鉴定考试和计算机阅卷。
① 探索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吸引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积极开拓人才培养新思路,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为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实训条件。积极探索与重庆元创技研实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大江模具公司、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校企共建校内外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示范校申报建设方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