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1课外阅读策略
要想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教师要认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 总结、归纳自己的阅读方法。再与书本当中的理论进行印证与分析。最后整理出适合学生掌握的一些阅读策略: 4.2.2.1.1初次接触到一本书:
我们应该“有系统的略读”:⑴先看书名页和序; ⑵研究目录页; ⑶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⑷翻一翻,念几段; 4.2.2.1.2通读一本书的策略
如果确定这本书值得我们阅读,我们应该“通览”: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以保证阅读的顺畅和连贯。此时,可能需要的阅读策略还有:
预测与推论: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的观点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和验证。
整合资讯:将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这一策略可能会伴随整理个阅读过程,随着读者阅读的深入,这种整合可能会更精准,更全面。 4.2.2.1.3读回头书的策略
如此粗粗地读了一遍,这本书还没有真正属于我们,我们还要重头细读,从书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此时的阅读,才是真正的能提升阅读能力的阅读。可是,很多学生在此之前就止步了,他们阅读仅仅是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解故事大意之后,他们认为这本书的阅读就圆满完成了。这本书就被束之高阁了。事实上此时的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艰难的脑力劳动,但劳动的收获也是最丰富的。在这阶段,我们需要使用的阅读策略有:
联结:书中的联结、和另一本书的联结、已知事物和新资讯的联结、和生活的联结。
视觉化:将文字图像化、情境化,创造心象。 自我监视:监测自己的阅读理解。 问问题:知道从不同角度问自己问题。
启动先备知识:在阅读之前首先回忆与文章有关的知识。例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写作意图等,使头脑中储存的已有知识被激活,处于备用状态。
整合资讯:将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 4.2.2.1.4群书阅读的策略
如此读完一本书后,这本书就已经内化成读者的一部分了。这时,这本书就可以为我们所用了。读者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和主题阅读。
比较阅读:阅读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书籍,比较这些书籍之前的异同。
主题阅读:为了某一主题,寻找众多的书目,每本书只选择其中一部分或作者的某个观点,充实到自己的主题中。
这两类阅读主题性更强,读者阅读的主动性也更强,因此需要更高的阅读能力。
以上所述的只是学生阅读一般读物的一般经历,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需要而异。但是这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应该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他们应该掌握的。 4.2.2.2小学阶段不同读物的关注点
低年级不同类型读物的关注点
(一)绘本阅读 1.关注图画传递的信息。
(1)引导学生发现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上图画隐藏的内容和这些内容之间联系。
(2)引导学生依据图画的构图、色彩、多样的形象、画面中的其他内容,展开想象,增加体验。
(3)引导发现图画中的细节,并了解细节在这本绘本中的作用。 (4)对科学知识类绘本阅读,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
2.关注绘本语言。
(1)指导学生通过富有情趣的朗读,感受绘本语言。 (2)遇有典型的语言范式,可做模仿练写,进而习得语言。 3.关注阅读绘本的方法,提升能力。
(1)引导学生边读文字,边观察图画,自觉建立图文联系,读懂故事,感悟内涵。
(2)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情节,在图与文的空白处展开想象,发展想象力。
(3)在读、讲、演等阅读活动中,丰富学生对故事的情感体验,提高再现故事的能力。
4.关注绘本读物类型。
要选择有趣的故事、丰富的情节、多样的主题。如面对成长、感受生命与爱、认识自然与动物、珍惜友情、哲理故事等。 (二)整本书阅读
1.关注情节。如精彩、有趣、曲折的故事情节,或让自己意想不到、惊险的章节,能回头再读。
2.关注人物。关注书中善恶分明的人物,能说出自己的喜好。 3.关注语言。对描写生动的语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朗读、讲述等形式积累下来。
4.关注形神兼备的插图。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文字内容。 5.体会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或道理。
中年级不同类型读物的关注点
(一)童话故事的关注点
1. 重在还原人物、还原童话情境。阅读后选学生喜欢的情节、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强化心理感受。
2.关注人物形象及故事隐喻:引导学生辨别故事中人物的善恶是非,并对人物或事件做出简单评价;引导学生解释童话隐喻和主旨。
3. 会讲。指导学生将故事讲给他人,并分享阅读体验。 (二)神话故事的关注点
1.关注情节:关注神话故事中引人入胜、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并引导学生随故事情节变化展开想象,发展想象力。
2.感受形象:引导学生讨论神话故事中神的精神,可以与人的精神做对比。
3.感受神奇: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描写等方面,感受神话故事瑰丽无比的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三)历史故事的关注点
1. 关注人物形象及事件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从故事中读出人物形象,并对人物形象做出简单评价。
2.读懂联系: 引导学生读懂故事的脉络,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 3.受到启迪:从历史故事中体验到先人智慧,学到做人的道理。 4.兴趣与发展:借助阅读,了解我国渊源流长的历史,通过阅读对历史故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四)科普作品的关注点
1. 获取信息:读懂文章内容,并了解文章中介绍的基础的科普知识。
2. 感受语言:初步了解文章是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或介绍科学知识的。
3. 学习思考:引导学生对科普作品产生浓厚兴趣,敢于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视角观察、探索。
4. 兴趣与发展: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科普知识讲给周围的人听,感受知识带来的成就感,进而热爱阅读此类作品。
高年级不同读物的关注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课题研究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