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市年报解读(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数额的表现,它能反映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大小,并用以作为公司经营的保障和社会信用方面的保障。但是,投资者的资本金往往允许分次缴付,因此在核算上就有必要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来反映实际收到的资本金。投资者在缴清资本金后,企业的实收资本应与注册资本一致。 2.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在会计核算中被分为两大类:一是资本(股本)溢价,二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者直接投入到企业的资金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前述的股本或实收资本;第二部分就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即所谓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会计上通过“资本公积”项目核算。例如,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到工商局注册了一个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为200万元。三方约定甲出资70万元,乙出资120万元,丙出资50万元。此时此刻公司一共有多少资产?回答是240万元。而注册资本只有200万元,会计上核算实收资本200万元,超过注册资本的那部分就叫做资本公积,为40万元。其实240万元都是投资者入资注入进来的,把它一分为二,以便于和我国注册资本政策保持一致。

资本公积除了包括资本溢价之外,还包括其他资本公积,主要是指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比如,会计核算中调整其他资本公积的事项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发生变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随着被投资方除净损益之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所换取的职工或其他方服务的金额;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等。 3.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留存利润或留存收益,它们都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积累,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一般教科书把盈余公积定义为“具有特定用途的留存收益”,这里所谓的“特定用途”其实是一个误解。盈余公积作为一项资金来源,并没有什么特定用途。如果说它有特定用途,就是指盈余公积对于利润分配的限定。换言之,只要不被当作红利分给股东,至于这部分资金用于内部经营活动的什么方面,并没有什么限制和特殊的规定。除了法定盈余公积之外,公司

还可以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批准,按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公积,以进一步扩大资本积累。

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具体分配后的剩余。确切地说,就是公司期初的累积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等之后的余额。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来源,可以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可以用来以丰补欠,对于稳定或调整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有一定意义。 第4章 利润表 4.1.1 剪不断的“利润情结”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的多少早已被习惯地用那个被称为“利润”的东西来体现。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体现,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大潮中,利润似乎主宰着公司的沉浮乃至“生杀大权”。正因为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利润计量和披露也成为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因此才有众多的上市公司围绕“会计利润”上演一出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和悲剧。毫无疑问,如何全面、公允地报告和披露企业真实的业绩和获利能力,以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秩序和健康发展,一直是会计界孜孜以求的目标。根据传统的会计实务,企业经营绩效或经营成果是通过盈亏来表示的,这就注定利润表已经是而且仍旧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基本的财务报表。实证资料表明,利润指标尽管备受质疑,但依然是最受投资者关注而且应用最广泛(也许是不自觉的)的绩效评价标准,由此衍生的各项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正人气十足地充斥于各大公司的研究报告、全国财经新闻和证券报道之中。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高频习惯用语,传统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二是这方面的信息充斥于市场,资料容易取得,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羽翼丰满的指标网络体系。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和成本耗费情况,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

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财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之一。 4.1.2 利润表的用途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从属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反映了因为盈利活动而引起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变化,并最终通过所有者权益表现出来。但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于利润表的重视显然超过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动态信息。换句话说,利润表给企业做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录像”,而在这个“录像”中专门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收入、多少费用、多少利润。利润表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或者说它可以告诉大家,这段时间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了,如果赚钱赚在什么地方,如果赔钱又主要赔在什么地方等。这就为外部投资者和贷款人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2. 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如果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盈利能力,主要看主营业务利润或营业利润。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多,或营业利润多,则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很多,可以认为企业能够创造利润,但不能判断企业具有盈利能力。

3. 有助于判断企业的价值

对一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衡量时,企业的获利能力通常是评价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某企业是一家上市企业,那么该企业本身的价值与其获利能力是有联系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借助于获利能力来评价企业的价值。 4. 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

借助利润表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和前景。比如将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的利润表排列在一起作比较,如主营业务收入第1年为100万元,第2年为200万元,第3年为300万元,第4年为400万元,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该企业的销售收入呈上升趋势,市场越做越大。再如某企业的管理费用第1年为100万元,第2年为90万元,第3年为80万元,企

业管理费用的变化说明企业在行政管理开支上的压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可以了解该企业盈利发展变化的趋势。

此外,将利润表信息与资产负债表等其他报表信息相结合,还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财务分析基本资料,如各种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市盈率等基本分析指标。这些指标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利用报表信息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和科学的决策。

4.1.3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见表4-1。

表4-1是一个多步式的利润表,可以分层次反映企业利润的构成和来源渠道。总体来看,企业利润表现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收入和费用项目构成利润表的主体。收入的列报应能反映企业的盈利渠道和发展方向。对于各类费用,企业应当采用“功能法”列报,即按照费用在公司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所发挥的功用进行分类列报,这样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活动领域和相应的开支。例如,管理费用意味着企业为日常经营管理所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表示企业为融资所发生的费用,销售费用反映企业在市场营销这一领域的开支大小等等。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这种具有结构性的信息,更能清楚地揭示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源泉和构成,使得相关会计信息更加有用。 1.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它基本上代表着整个企业的营业规模,是企业业绩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来源。营业收入包括企业主要经营活动和非主要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收入总额,会计核算上分别称之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意味着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也是企业财富和所有者权益增长的基础。 2.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反映企业在主要经营活动以及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在会计核算中主要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营业成本不同于其他费用,它是直接依附于相关产品或劳务的、被对象化了的成本费用。比如,对于工商企业而言,主营业务成本通常就是售出的库存商品的进货成本或生产成本。营

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相配比,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通常所谓的毛利额,它基本上代表着企业所从事的商品和劳务的盈利水平。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在本期经营活动中应负担的流转税费,比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的高低和企业商品流转额或劳务供应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也体现了企业对于社会的一种义务。 4.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用来核算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了销售而专门设立的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销售费用的具体项目包括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例如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出借包装物等周转材料的成本消耗以及委托代销费用等;也包括为了促销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经营租赁费、售后服务费、产品质量保证损失等;还包括专设销售机构(含销售公司、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经营费用,如相关职工薪酬、业务经费、销售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等。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如果管理费用不多,也可以将相关内容并入销售费用中核算和反映。 5.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反映企业为组织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内容庞杂,细目众多,几乎成了费用之“筐”,那些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费用一般都计入管理费用中。例如公司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公司董事会和总部各行政管理部门中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各种社会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公司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相关税金(如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矿产资源补偿费、不予资本化的研发费用、技术转让费、排污费、业务招待费、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的无形资产摊销、报经批准处理的存货盘亏毁损净损失等。 6.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主要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冲减财务费用)、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市年报解读(8)在线全文阅读。

上市年报解读(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73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