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 灌 9 注 质 量 桩砼设计强度 桩身无缺陷 19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项目部 技术负责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孔壁坍落
? 产生主要原因
? 护壁泥浆密度和浓度不足,起不到可靠的护壁作用; ? 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
? 安装钢筋笼时碰撞了孔壁,破坏了泥膜和孔壁排除较大障碍物(如40CM)左右的漂石)形成大空洞而漏水致使孔壁坍塌。
? 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 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密度、粘度的浆。
? 将护筒底部贯入粘土中0.5M以上。 ? 成孔速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 ? 安放钢筋笼时要保持上下垂直。 2、缩孔
? 产生主要原因:塑性土膨胀。
? 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3、钢筋笼安放与设计要求不符:
? 产生的主要原因:
? 堆放、起吊、搬运没有严格执行规程,支垫数量不够或位置不当,造成变形。
? 钢筋笼安放入孔时不是垂直缓慢放下。
? 清孔时孔底沉渣或泥浆没有清理干净,造成实际孔深与设计要求不符,钢筋笼放不到设计深度。
? 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 钢筋笼过长宜分段制作,入孔时再焊接。
? 清孔时应把沉渣清理干净,保证实际有效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 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碰障孔壁。入孔后要采取措施固定好位置, 4、断桩
? 产生主要原因
? 混凝土坍落度太小,骨料粒径太大,未及时提升导管及倾斜,使导管堵塞,形成桩身混凝土中断。
? 商品混凝土供应跟不上,混凝土浇注中断时间过长。 ? 提升导管时碰撞钢筋笼,使孔壁土体混入混凝土中。 ? 导管没扶正,接头法兰挂住钢筋笼 , ? 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 混凝土坍落度按设计要求,商砼粗骨料粒径按规范要求控制。 ? 边浇注混凝土边拔导管,并勘测混凝土顶面高度,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脱离混凝土面。
? 如果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上中断,桩径有较大泥浆护壁好,可抽掉孔内水,用钢筋笼网保护,对原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并清洗钢筋,再继续浇注混凝土。
? 如果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可用比原桩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钻孔,至断桩部位以下适当时(可由验算确定),立即清孔,在断桩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部进入新钻孔中,然后继续浇注混凝土。
? 如果导管接头法兰挂住钢筋笼,钢筋笼进入混凝土又不深,则可提起钢筋笼,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脱离。 5、流砂
? 产生主要原因:孔外水压力比孔内大。孔壁松散,使大量泥砂涌塞孔底。
? 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选用造浆性能好的优质粘土,用钻头分层挤实,停置一定时间后,采用优质泥浆重新成孔,钻进时轻压慢转,使其形成较坚固的泥皮和稳定的孔壁。 6、吊脚桩
? 产生主要原因:
? 清孔后泥浆密度过低,孔壁坍落或孔底漏进泥砂,或未立即浇注混凝土。
? 安放钢筋笼或导管碰撞孔壁,使孔壁泥土坍塌清渣未净,残留沉渣过厚。
?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 清孔要符合设计要求,并立即浇注混凝土。 ? 安放钢筋笼和浇注混凝土时,注意不要碰撞孔壁。 ? 注意泥浆浓度,及时清渣。
(3)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围绕质量目标的管理网络,根据质量目标编制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落实组织网络,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标准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满足国家规范及验收标准,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
二、
三、质量违约责任
若因我公司原因达不到一次性验收合格,除返工达到合格外,费用自理,且还需向发包人支付合同价款的5%作为质量违约金,工期不予顺延。若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达不到一次性验收合格,我公司需向发包人支付至少10000元/次的违约金并承担全部返工费用。竣工验收时,如发现存在不可修补的缺陷,发包人将对缺陷进行综合评价,并折合成相应的费用,此费用为我公司向发包人的赔偿金额。
四、质量保证金扣留百分比:为合同价款的5% 五、质量保证体系
1、本公司根据IS09001质量体系,建立了一套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质量体系文件。在该工程施中,按照IS09001标准的全部要素组织施工,公司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最阶督检贪组织机构,横向包括各职能机构,纵向包括公司、项目部直夸施工班组,形成质量管理网络,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项目质量工程师中间控制,项目质检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
2、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1)推行施工现场工程组织管理总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
(2)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本工程 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工程开工前,将我公司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我施工单位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注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
(4)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工程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
(5)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的复核。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奁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
(6)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
(7)坚持“三级”检查制度。公司每月对项日工程质量全面检查一次,工程处对项目工程质量全面检查一次。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纠正,并进行跟踪验证。质量检查程序见图。
(8)对于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事故,一经发现,组织力量,严肃进行处理,事故的处理均由质量监理工程师负责全权组织。对于质量的处理,绝不允许心慈手软,必须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和没有防护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防患于未然。
四、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 1、质量控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老年公寓施组(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