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结构 4、与动、植物细胞进行对比 三、细菌的生殖 1、快速繁殖 2、形成芽孢 四、课堂小结 3、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荚膜、鞭毛。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阅读74也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环境适宜时,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分裂一次。 梳理,总结。 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把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进行对比,并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我们都知道细菌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是不是它们繁殖的很快呢?它们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呢?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带领学生完成计算题。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习题检测。 板书设计
5-4-2 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 2、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只由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教学反思
31
第三节 真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种类。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和繁殖方式。 2、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酵母菌和青霉的方法步骤。 (2)学会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真菌的结构与其营养方式是相适应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真菌的结构特征
难点:真菌的结构与其营养方式是相适应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导入 图片导入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二、真菌的结构 1、实验观察 2、真菌结构 3、青霉、曲霉对比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交流图片展示的真菌。 回答问题:多细胞的如青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 阅读实验内容,观看实验图片。了解有关酵母菌和青霉的相关知识。 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进行出芽生殖。 青霉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顶端为青绿色,呈扫帚状。 讨论: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青霉孢子青绿色,呈扫帚状;曲霉孢子黑色,呈放射状。 教师活动 课件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地内容。同学们知道图片上都是什么生物吗?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真菌有关的内容。 刚才图片展示的都是一些大型的肉眼可见的真菌,其实还有一些个头小得多的多细胞和单细胞个体,都有什么呢? 不同种类的真菌外在形态有很大差别,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结构特征呢?大屏幕展示酵母菌和青霉菌的相关电镜照片。 带领学生共同总结真菌的结构特征。 1、真菌的细胞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通过图片观察到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 3、青霉的菌丝有两种: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 4、真菌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出示青霉和曲霉的对比图。 32
4、蘑菇结构 三、真菌的生殖 四、课堂小结 观察图片,识记各部分结构名称。 观察图片,理解真菌的生殖。 学会制作孢子印的方法步骤。 梳理,总结。 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出示蘑菇结构图,认识蘑菇各部分结构。 青霉直立菌丝顶端的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所以说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孢子老繁殖后代的。出示相应图片。 出示孢子印作品图片,讲述制作过程方法。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习题检测。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真菌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二、真菌的结构
1、青霉的结构:孢子、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2、蘑菇的结构:菌盖、菌柄、菌丝
三、真菌的生殖:孢子繁殖
教学反思
33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评价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导入 问题导入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学生活动 思考老师所提出的设问,立刻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之中。 各小组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交流结果。 观看大屏幕。然后讨论,并回答问题。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作用。 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 观看大屏幕。对细菌和真菌给人体带来的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设问:假如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 认真倾听,给予肯定评价。演示课件(展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提问: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对回答给予鼓励和提示。 2、细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 引导思考: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危害感到震惊。列举自己生活中的有关实例。系是怎样的?大屏幕展示细菌、真菌使人患病如扁桃体炎、脚癣等。积极思考,争相回答。 的图片,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 观察农作物患病的标本图片。对真菌、细菌的危害作用感到震惊。认识农作物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认同“以菌治虫”的优点。 观看大屏幕:观察地衣的生活环境和形态,初步理解“共生”。 理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小组讨论回答思考 讲解地衣和共生的概念。 讲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引导学思考“生 34
关吗? 3、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 请同学们思考: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治农业病虫害?指导学生阅读“以菌治虫”。 观看大屏幕:观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物固氮”的优点? 题,总结出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 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提示维生素B/K对人体有何益处。 梳理,总结。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习题检测。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三、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 (1)地衣
(2)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