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情爱的纠葛与脉络 - 论冯小青与林黛玉的生命元素承续 - 郭宏瑜(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鸳湖烟水散人《:女才子书》“:雪庐主人曰:千百年来,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女、才女、怨女未有一人如小青者。”社),页1。

#$!在青心才人编次《金云翘传》卷之一第一回《无情有情陌路吊淡仙,有缘无缘劈空遇金重》中,便引小青故事来说明何谓“佳人命薄”“、红粉时乖”,更作为引介王翠翘故事的:…佳人命薄,红粉时乖,生得绝色,不能遇金屋之荣,前言“

反遭那摧残之苦。试看从古及今……所以生了一分颜色,便受十分折磨;赋了一段才情,便增一分孽障。即如扬州的小青,才情色性,无不第一,嫁了恁般的呆丈夫,也折得勾了;又遇着那般的恶妒妇,生生活活,直逼立苦杀了。”因而我们可得知,王翠翘与小青都同属于才华出众但“才命相妨”的女性,因着本身的美貌与才华,却受到更倍于常人的磨难。美丽而才华出众年轻女子,却受到造化的百般捉弄,怎不令世人唏嘘。至于人物部分,两则故事都有一老尼、一懦弱之夫、一悍妬之妇。情节部分,则都有祭坟、受妬妇虐待等事。可见这二者之间的相关联性。

爱的纠葛与脉络论冯小青与林黛玉的生命元素承续

——#%!这个问题可以参见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页370~385。在此篇章中,康正果比较了二者角色的生平背景与故事内容,同时也加以讨论文人面对此一女性典型的心态。其中指出,或者人物的真伪并非是最重要的部分,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文本的相互渗《红楼梦》与《西青透”与“合成视野”。有趣的是,亦有将散记》作为比较的,如潘重规《“冷月葬花魂”与〈西青散记〉》,见于《红楼梦新辨》(台北:三民书局,1990年8月),页277~《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段与其它290。其中将类似情节、炼词构意、作者情怀等作一论述;可见,小青故事、《西青散记》与《红楼梦》之间或有相当大的关联,而小青、双卿、黛玉之间,亦有其关联性。

85

#\!鸳湖烟水散人《女才子书》“:姬(小青)之前身似屈平,冯生之前生似楚怀王,妒妇之前生似上官大夫。”同注12。

#$!支如增文见于陈文述《兰因集》。其中有关小青的收录,尚有《:陆繁弨?题小青焚余卷后》《、陈文述?小青墓志》、《西湖志小青传跋》《、施闰章?蠖斋诗话》《、列朝诗集小传》《、李雯?彷佛行》《、陈子龙?彷佛行》《、吴道新?紫云(小青女弟)歌》《、小青?焚余草》等。见于《丛书集成续编》25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9年),页40~46。

#%!见于《四库焚毁书丛刊》集部9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页41。

#&!见于《丛书集成续编》20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9年),页511。

#’!见于清?周亮工《:书影》(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零1984年3月),页117。零八#\!

见于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九?纪事四?端午游湖词》(台年北:木铎出版社),页208。

第$#见于鸳湖烟水散人《:女才子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三辑

社),页1~13。

#&%见于《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台北:天一出版社)第二辑短篇文言小说《绿窗女史》之戋戋居士〈小青传〉。

#(’见于曾衍东《:小豆棚》(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页165~169。

#*)见于墨浪子《:西湖佳话》(台北:三民出版社,1999年9月),页260~270。

#\+见于陈树基《:西湖拾遗》(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4月),页237~243。#$,

见于吴门双修主人《:春波影》(上海:国光印书局,1929年

7月)。#%-见于《盛明杂剧》。正名题目作“杨夫人好护广陵花,冯家

86

郎村杀风流品;老尼姑慧识少年亡,小青娘情死春波影”。:卓人月序云“:小青之死在《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著录“

未几,天下无不知有小青者。而见诸于声歌,则有若徐野君之《春波影》,陈季方之《情生文》。”《剧说》曰“:演小青故事为传奇者有《疗妒羹》《、风流院》两种。当以徐野君《春波影》为最。”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页489~490。

#\!此剧已佚《,曲录》据《传奇汇考》著录,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上注,页490。

&%$此剧已佚《,远山堂剧品》著录,并云“:《春波影》一剧,已传青娘神色,若此数折,仅以铺叙了事,且词多不谐。”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注26,页520。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注26,页502。)《曲录》著录。见(’

,+*/.-210

见于《全明传奇》,台北:天一出版社。见于《全明传奇》,台北:天一出版社。

此剧未见著录,已佚,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注26,页

1570。543

本剧已佚《,曲录》据《传奇汇考》著录,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注26,页1266。

爱的纠葛与脉络论冯小青与林黛玉的生命元素承续

——876本剧已佚《,传奇总目提要》有此本,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注26,页1369。

;:9此剧未见著录,已佚,一名《梅屿记》。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注26,页1410。

>=<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同注26,页1445。

《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传奇,第四出A“同心子”语岀孟称舜@?

《晚绣》“:薄命红颜,好花易折,但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作连枝共冢,共冢我也心欢悦。”在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页288~289中“同心子”,就是志为“同心子”作了一个绝佳的批注:所谓

87

同道合之人,这不仅止于男女双方的相怜相爱,而且是对对方的人品、道德、感情、旨趣的真正了解,而更深层的论述,“同心”即双方忠于爱情,不能背盟负心,将女子视为玩物,等闲抛开,要互敬互爱,至死不渝,要跳脱封建制度下男尊女卑的观念,真心珍爱女子个人的绝对价值。

#\!吕启祥《:红楼梦寻味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页289~291。本文中指出“:夙慧、福薄、和早夭三者有着内在的关联,夙慧是指与生俱来的慧性与灵气,必定藏有过人的才华,然而,在那个社会条件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才反遭挤压贬抑,因而才高不免命薄。一己的禀赋才华既不能像外表露发挥,然必形成性格的内向与抑郁,不寿夭亡也就是注定的了。”

&%$刘咏聪《:德?色?才?权》(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8零年6月),页211。

零八)(’对于黛玉原型的讨论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神话类,以年绛珠仙子(前身为巫山神女瑶姬,又绛珠即红泪之意,典岀第《拾遗记》美人薛灵芸)、

湘妃仙子(前身为娥皇女英)。这三辑

类的资料可参见赵建忠《红楼管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页53;朱淡文《红楼梦论源》(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页177,等等。第二类为植物类:竹、芙蓉、菊等;第三类为历史人物:屈原、西施、魏晋风骨人物;第四类为小说人物:杜丽娘、冯小青、叶小鸾、玉娇娘、王翠翘、贺双卿。在吕启祥《红楼会心录》(台北:贯雅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4月),对黛玉的形象有一个很全面的剖析:“林黛玉背后站着一整个人物系列,诸如西子、王嫱、莺莺、丽娘、飞燕、绿珠、谢道韫、蔡文姬、李清照、叶小銮,以至于素娥、洛神等。而且不限于女性,诸如心有七窍的比干、直烈遭危的鲧、高标见嫉的贾谊、登仙化蝶的庄生、采菊东篱下的陶令……。她(他)们或是以姿容禀赋与黛玉相近,或者

88

是以其遭际命运与黛玉同情,或是以其才具修养滋育黛玉生长。总之,作者充分调动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宝藏,广泛撷取,上下驱遣,从各个角度拓宽和加深人物性格的内涵。”页69。

#\!以下所引《红楼梦》句,皆岀于《红楼梦校注》(冯其庸等校注,台北:里仁书局,1983年4月)。

&%$诸如教香菱诗(四十八回)、盛赞湘云诗才(七十六回)、改宝玉《芙蓉女儿诔》(七十九回)等,都可见黛玉厚道一面。

)(’吴新雷《:论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境界及其文学渊源》,见于哈尔滨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集《中外学者论红楼》(哈尔滨:北方文学出版社,1989年6月),页308。

,+*吕启祥《:夙慧?福薄?早夭──林黛玉形象中的冯小青因子》,见于《红楼梦寻味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页289~291。

/.-郭玉雯《:红楼梦人物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3月),页219。

爱的纠葛与脉络论冯小青与林黛玉的生命元素承续

——210见杜景华《:红楼梦的心理世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0月),页76。

543林黛玉在《红楼梦》的作品计有:诗作17首(《世外仙源》、《杏帘在望》《、题贾宝玉续〈庄子〉文后诗》《、葬花吟》、《题帕绝句三首》《、咏白海棠诗》《、咏菊》《、问菊》《、菊梦》《、螃蟹咏》《、五美吟》),词作2首(《待别离?秋窗风雨夕》《、唐多令?柳絮词》),骚体诗4首(《琴曲》四章),酒令3则,灯谜诗1则。数量与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与文学性,皆堪称居冠。

(台北:金枫出版社,1998年9月),页61~121。8《梦红楼梦》76

本书现今只存蒙文抄本两回,不署作者名字,传为十九世纪蒙古文学家尹湛纳希著。

89

#\!以“还泪”角度来论述宝黛关系者,可参见于蔡义江《,蔡义江论〈红楼梦〉》

(宁波:宁波出版社,1997年8月),页39~45。&%$

李希凡《:冷月葬花魂──论林黛玉的诗词与性格》,见于《红楼梦艺术世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2月),页326。

)(’见于张潮《:幽梦影?卷四?论花美人》(台北:柏室艺术公司,2006年3月),页29。

,+*静轩《:黛玉风骨──林黛玉诗化人格和人格的诗化》,见于吉林省红楼梦学会《世纪之交论红楼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页103。

/.-龚保华《:诗化的精魂──浅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二

象》,见于吉林省红楼梦学会

《世纪之交论红楼梦》(长春: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页86。

零八210郭玉雯《:红楼梦人物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3年月),页217。

第543纪健生《:诗词为心──林黛玉形象八题》,收录于《红楼三辑

梦学刊》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第3辑,页104。876杜景华《:一颗压抑的心灵──林黛玉爱情心理分析》,见于《红楼梦的心理世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10月),页76。

(本文作者:台湾成功大学中文所)

9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情爱的纠葛与脉络 - 论冯小青与林黛玉的生命元素承续 - 郭宏瑜(7)在线全文阅读。

情爱的纠葛与脉络 - 论冯小青与林黛玉的生命元素承续 - 郭宏瑜(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956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