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所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于一定状态的气体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 (C) 当状态变化时,内能一定跟随变化。 (D)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可以直接测量。
11.“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结论,有如
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 )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0 增至2V0,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
(A)内能不变,熵增加。 (B)内能不变,熵减少。 (C)内能不变,熵不变 (D)内能增加,熵增加。
13.在一容积不变的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v0 ,平均碰撞频率为Z0,平均自由程为?0,当气体温度升高到4T0时,其分子的
平均速率v,平均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 分别为:( )
(A)v=4v0,Z=4Z0,?=4?0; (B) v=2v0,Z=2 Z0 , ?=?0; (C) v=2v0 , Z=2Z0,?= 4?0 ; (D) v=2v0,Z=2Z0,?=?0;
14.定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温度为T,体积为V。设该气体的循环由下列三个过程组成:(1)
绝热膨胀到体积2V;(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到T;(3)等温压缩,使体积变为V,由此循环必定为: ( )
(A)气体向外界放热; (B)气体对处界做正功; (C)气体内能增加; (D)气体内能减少。
二、填空题
1. 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
(1) ; (2) ;
2. 在定压下加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使其温度升高1K时,它的体积增加了0.005倍,则气体原来的温度是 。
3.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为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双原子分子气体)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各为单位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
4
4.一容器内装有氦气,作等压膨胀时需吸热1.5×10J,则气体在膨胀过程中对外作功 J,内能增量 J。
5.如图所示,1mol氧气。(1)由状态a等温膨胀到状态b,则该过程中A= 、?E= 、Q= 。(2)由状态a等体冷却到状态c,再由C等压膨胀到状态b,则在此过程中A= 、?E= 、Q= 。
6.用总分子数N,气体分子速率v和速率分布函数f(v)表示下列各量:
(1) 速率大于v0 的分子数= ;
(2) 速率大于v0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 ;
填空题5图
(3) 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率大于v0的概率= 。
7.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可视为刚性分子、自由度为i),在等压过程中吸热为Q,对外作功为A,内能增加为?E ,则
A/Q? ?E/Q=
8.有一卡诺热机,用29kg空气为工作物质,工作在27C的高温热源与?73C的低温热源之间,此热机的效率??33.3% 。若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缸体积增大2.718倍,则此热机每一循环所作的功为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9?10kg?mol )
9.氦、氧两气体在某一相同状态下,分子按速率公布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1)曲线?表示 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曲线II表示 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2)画有斜线的小长条面积表示: ; (3)分布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
?3?1oo
f(v) III 0 vp1 vp2 v
填空题9图
10.从统计的意义来说,不可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 转变过程。
三、计算题
1.容积为20L、绝热性能极好的瓶子以速率v?200m?s 匀速运动,瓶子中充有质量为
?1100g的氦气,若瓶子突然停止运动,且全部定向运动能都转变为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动能,
则热平衡后氦气的温度、压强、内能及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各增加了多少?
2.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为29.1J?mol?K?1?1。求它在0C 时的分子平均转动
0动能。
3.3mol温度为273K的理想气体,先经等温过程使体积膨胀到原来的5倍,然后等体加热,使其末态压强恰好等于初态的压强,整个过程传给气体的热量为8?10J 。画出此过程的P—V图,并求出气体的比热容比
。 ??Cp/CV 之值(气体常量R?8.31J?mol?1?K?1 )
4
4.某理想气体的循环如图所示。其中a?b 及 c?d 分别代表绝热压缩及绝热膨胀过程,b?c 及c?a其 分别代表等体升温及等体降温过程。证明此循环的效率
?Va ??1???V?b????1??
式中,??CpCv为比热容比。
p c
d b
a
0
Vb Va
计算题4图
5. 1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循环如图所示。求: (1)气体循环一次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 (2)气体循环一次对外界做的净功:
(3)证明 TaTc?TbTd。
V
P(105Pa) b 2 c 1 a 0
d V(10-3m3)
2
计算题5图
3
6.求1mol理想气体经任一过程由初态?p0,V0,T0?变化到末态?p,V,T?时的熵变。(设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为Cv)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11章热力学基础(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