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安徽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理。实行材料消耗核算,优先选择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材料和设计方案,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提倡鼓励使用再生材料,鼓励包装容器重复使用,提高循环利用率。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减少商品过度包装。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提高材料强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第三节 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建立与完善再生产品研制、开发与生产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参与再生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提高重点领域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水平,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培育成新兴产业。

建立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将再生资源回收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点),实行分类回收,减少再生资源的流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选择试点城市在社区、小区设立规范的“绿色资源”回收点。开展餐厨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试点。

第四节 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的管理,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水泥、钢铁、

15

有色等高耗能行业,鼓励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生产电力和热力,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在电力、纺织、造纸等高耗水行业,鼓励水资源梯级利用。在石化、化工等行业,鼓励回收余气、尾气及残液中的化工产品。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在资源开采环节,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提高“三废”资源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清洁生产,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在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较大的行业,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在造纸、酿造、印染、制革等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实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推广秸秆过腹还田、速腐制肥、制气等应用技术,推进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加强规模畜禽养殖企业的综合治理,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畜禽粪便、污水资源化。

第五节 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提升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依托合芜蚌创新平台,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组织开发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产业链接技术、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积极培养和引进循环经济人

16

才,搭建资源信息交流和资讯服务平台,构建循环经济人才科技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借鉴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六节 构建循环经济社会体系

建设循环型城市。以循环型城市建设规划和绿色文化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城市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绿色交通体系、绿色建筑、绿色物流、绿色商务、绿色服务等领域发展,完善循环型城市建设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建设循环型城市体系。

建设循环型城镇。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建设生态化村镇为重点,在全省选择100个村镇,培育为循环型、生态化的示范村镇,打造低碳绿色小城镇。

建设循环型社区。逐步引导公众自觉抵制浪费型消费,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减少过度包装消费需求,促进产品包装的减量化和再利用。鼓励使用节电、节水器具和产品。规范政府绿色采购。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

第四章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 第一节 循环经济园区

按照全省皖江城市带、皖北振兴、合肥经济圈建设等发展战略要求,从区域、园区、产业集群三个层面培育和构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园区体系。以区域资源共享、产业链延伸为主导,以共生企业群

17

为主体,鼓励园区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的共享、企业间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物、土地集约利用、串联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再生利用。

科学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新建园区要从规划入手,按循环经济园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提升园区循环经济水平。至2015年,全省规划建设10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积极推进现有园区生态化改造。在现有的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开发区及市级开发区和园区,以及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和园区,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为循环型园区。至2015年,全省循环化改造开发区、高新区、园区30个。

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优化区域生态体系,建立新型的生态产业集群。推广铜陵市铜冶炼、硫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鼓励企业在实现内部循环以外,打破企业和行业界限,建立企业间的横向循环,形成循环工业组团,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18

专栏2:区域循环经济布局 1.皖北。发展煤矿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技术和装备,依托淮北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和淮北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发展煤矿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瓦斯气、煤矸石、矿井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 结合淮、宿、阜、亳等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皖北煤电化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蚌埠发展生物化工、环保装备、非金属行业循环经济。 2.皖江。依托铜陵有色、楚江集团、安徽鑫科等废杂铜、稀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基础,结合江南集中区建设,打造铜池枞、芜湖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依托海螺川崎、芜湖金鼎重点发展芜湖节能装备制造基地。安庆依托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华茂集团发展石化、纺织循环经济基地。 3.合肥经济圈。依托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示范区建设,发展中心城市集中的人才、技术资源、信息、物流优势,打造循环经济服务平台,带动周边循环经济服务业发展。 4.皖西皖南。发展生态农业、有机产品加工、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安徽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917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