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动性 B.目的性 C.层次性 D.群众性 E.感染性 4.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活动主要依靠( BE )
A.大量宣传 B.活动内容 C.行政命令 D.优质服务 E.活动形式 5.组织社区活动的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有( ABCD )
A.明确活动目的 B.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 C.把握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D.活动组织实施要把握好活动前、中、后三个环节 6.社区活动内容安排一定要( CD )
A.突出目的 B.突出方式 C.突出重点 D.把握中心 7.利用活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必须( AD )
A.从实际出发 B.从理论出发 C.讲求形式 D.讲求实效 8.开展社区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载体有( ABD )
A.传媒 B.组织开展活动 C.居民家庭 D.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9.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方法有( BCDEF ) A.组织学习教育 B.舆论引导 C.寓教于乐 D.典型示范 E.人际交往 F.公益活动 10.下列( CE )不是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形式。
A、以组织开展活动为载体 B、以传媒为载体C、以地理条件为载体的形式 D、以街道社区管理服务服务工作为载体 E、以商业营销网络为载体的形式
1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常需要以组织社区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活动的方法而进行劳动保障工作宣传教育和政策咨询服务等。以下选项中对开展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E )。 A、紧密围绕劳动保障工作中心任务开展 B、紧密围绕社区居委会中心工作任务开展 C、紧密围绕街道办事处中心工作任务开展 D、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任务开展 E、紧密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具体任务开展
12.在把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时,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C )。
A、搞活动只讲究形式的吸引人 B、内容是活动的灵魂,形式是内容的载体 C、强调内容的重要,忽视形式的选择 D、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E、兼顾活动内容、活动的形式二者的统一
13.街道社区大型政策宣传、咨询活动方案包括( ABCFG )
A.主题 B.活动形式 C.活动内容 D.活动目的 E.活动结果 F.时间地点 G.责任分工
14.活动标题一般有( ABCD )组成
A.活动组织者 B.活动内容 C.活动形式 D.活动载体 15.组织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法具体包括( ABC )
A.动员报告 B.总结报告 C.专题报告 D.现场观摩 E.政策咨询服务 16.在街道社区运用典型示范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必须注意( BCEF )
A.确定标准 B.选好典型 C.宣传好典型 D.保护好典型 E.推广好典型 F.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典型
17.在街道社区常见的人际交往活动有( ACD ) A.联谊活动 B.公益活动 C.恳谈活动 D.走访活动 18.策划组织大型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步骤有( ABCDE )
A.制定方案 B.实地查看 C.部门间协调调度 D.现场调度 E. 情况汇总和总结 19.大型政策宣传、咨询活动情况汇总方式有( BCD )
A.书面报告 B.活动情况统计调度汇总 C.有关人员开会共同汇总 D.工作人员调度汇总
20.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式是( BCD ) A.政府工作 B.社区工作 C.个案工作 D.小组工作、 21.个案工作主要以( CD )为工作对象
A.社区 B.小组 C.社区中的个人 D.家庭中的个人 22.个案工作较常用到的方式有( ABD ) A.记录 B. 会谈 C.讲授 D.访视
23.完整的个案记录应包括( ABCD )
A.服务对象本身资料 B.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
C,服务对象的期望及其会谈时的感受、反应 D.社会工作者的分析、反思及进一步的处理意见
24.根据目标,可以把记录分为( ACD )、
A.过程记录 B.录音记录 C.摘要记录 D.问题取向记录 25.个案工作应遵循的公认原则有( ABCDEFG )
A.个别化原则 B.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 C.适度的情感介入原则 D.接纳原则 E.非批评原则 F..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G.保密原则 26.针对性政策指导工作主要是针对以下( ABCDEF )人员
A.就业困难人员 B.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 C.进城务工人员D.企业退休人员 E.新就业人员 F.城镇居民
27.针对性政策指导工作主要是体现在以下( ABCDE )方面 A.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 B.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政策扶持
C.进城务工人员政策指导 D.企业退休人员政策指导 E.其他人员政策指导 28.提供针对性政策指导应遵循的原则( BDE )
A.真实原则 B.求是原则 C.对等原则 D.实效原则 E.相关原则 29.针对性政策指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BCD )
A,个体面谈指导 B.群体面授指导 C.实地场景观摩指导 D. 影像资料观摩指导 30.个体面谈指导一般有以下( AC )情况
A.个人主动前来求助 B.个人被动前来求助 C.在群体基础上的个人需要 D.与群体一起面谈指导,仅仅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31.在群体基础上的个人面谈指导主要出现在( AB )情况
A.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后 B.企业退休人员调整有关待遇 C.个人期望获得公益性岗位
32.群体面授指导对象一般包括( ABCDE )
A.大中专技校学生 B.自谋职业人员 C.创业人员 D.就业援助对象 E.企业退休人员
33.对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的政策指导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BCDE ) A.个体面谈指导 B.群体面授指导 C.实地场景观摩指导 D.影像资料观摩指导 34.针对性政策指导的步骤有( ABCDE )
A.面谈沟通 B.心理辅导 C.政策辅导 D.跟踪服务 E.总结经验 35.个案工作的过程包括( ABCDE )
A.申请和接案 B.收集资料和评估 C.制定服务计划 D.落实和执行计划 E.结案与评估
36.正式接案后,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面谈和访视收集的资料有( CD ) A.事实资料 B.数据资料 C.直接资料 .间接资料
37.正式接案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收集以下( ABCD )方面的资料 A.生理功能 B.心理功能 C.社会功能 D.环境体系 38.个案工作者在制定服务计划时要注意总目标的( BD ) A.理论性 B.可操作性 C.全面性 D.针对性
第二节 就业援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C ) A.生活富裕 B.工作快乐 C.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2.( B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3.( D )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A.教育 B. 医疗 C. 住房 D. 就业 4.( A )是制订就业援助方案的第一步
A.了解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情况 B. 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 C.确定就业援助方式 D.拟定就业援助方案
5.确定就业援助方式可以通过( B )等途径,对其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估 A.心理素质测评 B. 职业素质测评 C. 职业道德测评 D. 生理素质测评 6.有条件的社区可以与就业援助对象签订( D )
A.职业指导协议书 B政策咨询协议书 C再就业培训协议书 D就业援助协议书
7.在辖区单位少和人口分布广的社区,主要通过职业介绍和( C )等形式拓宽就业渠道 A.社区服务业 B.再就业一条街 C. 组织劳务输出 D. 发展第三产业 8.组建信息服务队伍必须以( B )为主体
A企业事业负责人 B 街道社区工作机构工作人员 C社区志愿者 D退休专家教授
9.就业援助对象在职业能力方面,职业技能单一,而且大部分已经不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 B ),更缺乏社会所需的综合职业技能。
A、职业技能竞赛要求 B、再就业要求 C、职业发展要求 D、职业分类要求 10.对做好就业困难对象源头控制的工作要求包括( D )等内容。
A、提高就业流动性B、提高收入水平C、提升沟通能力 D、提高就业稳定性 11.对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应落实( A ) A.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 B..职业技能培训 . C.工资发放情况 12.对企业规模裁员中含有就业困难对象的,应及时向当地( D )报告
A.省级劳动保障部门 B.市级劳动保障部门 C.县级劳动保障部门 D.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
13.对就业援助工作监督的方式中的一听是指( A ) A.听取就业困难人员的意见 B.听取就业援助工作的情况汇报 C.听取职业技能机构培训的情况 D. 听取信息采集的情况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
“B”涂黑)
1.以人为本实际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A B )√ 2.就业援助方式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多种并用(A B )√
3.在纯居民居住区主要结合发展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来开发就业岗位(A B )×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充分就业的含义有( BC )
A.从数量上要求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工作 B.从数量上要求部分人有一份工作 C.从质量上要求每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就业相对稳定 D.从质量上要求每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就业相对灵活 2.就业援助工作的主要方式包括( ABCDEFGHIJ )等
A.就业政策咨询 B.职业指导 C. 岗位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D.人职信息匹配 E.推荐岗位 F. 公益性岗位援助 G. 落实扶持政策 H. 鼓励用人单位吸纳 I.鼓励自谋职业、J.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3.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缺乏自信,害怕挫折 B. 职业技能单一 C. 年龄偏大 D. 家庭比较困难 4.( AC )属辖区就业援助对象范畴
A.就业困难人员 B.单亲家庭 C.零就业家庭 D.双职工家庭 5.就业援助对象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AB ) A.共性原因 B. 特殊原因 C.主要原因 D.次要原因 6.社区就业是一个( ACD )的就业领域
A.范围广 B. 投入多 C. 发展潜力大 D. 吸纳劳动力多 7.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包括( ACDE )
A.三保 B.三护 C. 三托 D. 三项服务 E. 三大管理
8.在地处繁华闹市和流动人口多的社区,主要是通过( BD )增加就业岗位 A.组织劳务输出 B.创办社区商业服务网点 C. 再就业一条街 D.再就业基地
9.在相对独立于街道和社区之外的大中型“企业社区”主要通过发展( AB )来开发就业岗位
A.发展第三产业 B. 社区服务业 C. 组织劳务输出 D. 创办社区商业服务网点 10.社区岗位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为( ABCDE )
A.组建信息服务队伍 B. 构建信息服务网络 C. 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理论考试题(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