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0.5㎜。在轨底中央1/3处,不得有线纹,其他上述缺陷深度不得超过0.5㎜。钢轨端面和螺栓孔表面不得有缩孔残余、分层、裂纹,其边缘上的毛刺应予清除。 选择钢轨的主要规定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对钢轨的选择作出了如下规定: 1) 正线上使用的钢轨应根据确定的轨道类型的规定选用。 2)大于或等于60 kg/m的钢轨宜采用全长淬火钢轨。新建铁路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700m地段的重型、特重型轨道,新建和改建铁路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450m地段的次重型轨道,应采用全长淬火钢轨或耐磨钢轨。铺设无缝线路的曲线地段宜采用全长淬火钢轨。
3)长度大于或等于1000m的隧道内,应采用耐腐蚀钢轨或比隧道外重一级的钢轨。
4)次重型及以上轨道应采用25m标准长度的钢轨,中、轻型轨道宜采用25m标准长度的钢轨。
5)钢轨接头应采用对接,曲线内股应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的位置。
6)不同类型的钢轨应采用异型钢轨连接。 2、轨枕
我国铁路轨道使用的主要轨枕类型是木枕和预应力钢筋(弦)混凝土轨枕(下称混凝土枕)。
木枕具有弹性良好、易于加工、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点,自
- 21 -
有铁路以来,木枕一直是轨枕的主要类型。
混凝土枕的主要优点是纵、横向阻力较大,提高了线路的稳定性,可以满足铁路高速度、大运量的要求;铺设高弹性垫层可以保证线路有比较均匀的弹性;使用寿命长,可以降低铁路轨道每年的平均修理费用,特别是铺设混凝土枕可以节约大量木材,对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轨枕失效状态是指轨枕截面达到这一状态后的轨枕的使用情况已经比较恶劣,以致难以保证轨枕的正常使用。在预应力混凝土枕设计中,轨枕截面的失效状态具体规定如下:
1)
轨枕截面受拉钢筋处混凝土在不稳定重复荷载弯矩作用下出现宽度大于0.3㎜的裂缝;
2)
轨枕截面受拉钢筋处混凝土在不稳定重复荷载弯矩作用下出现宽度大于0.03㎜的残余裂缝。
我国混凝土枕基本分Ⅰ、Ⅱ、Ⅲ型。 铺设轨枕的有关规定
1) 使用木枕(含木岔枕)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树心一面向下; ②接头处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
③劈裂的木枕,铺设前应捆扎或钉组钉板;
④使用新木枕,应预先钻孔,孔径12.5㎜,孔深有铁垫板时为110㎜,无铁垫板时为130㎜,使用螺旋道钉时应比照普通道钉办理;
- 22 -
⑤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110㎜,宽15㎜,厚5~10㎜,并经过防腐处理。
2)使用混凝土枕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正线上的轨枕应使用混凝土枕;
② 在不同类型轨枕的分界处,如遇普通钢轨接头,应保持同类型轨枕延伸至钢轨接头外5根以上;
③ 铺混凝土枕时,要成段铺设同类型轨枕,严禁插花更换,个别抽换失效轨枕时应更换为与两端同类型轨枕; ④ 装、卸混凝土枕要使用机具,严禁摔、撞。 铺设标准
混凝土轨枕每千米的铺设标准是根据运量和运行速度决定的,并与线路的设备条件,如钢轨重量、道床厚度等综合考虑,合理配套,保证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轨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运量大、速度高的线路,轨枕应该布置得密一些,以减小路基、道床、轨枕和钢轨的应力及振动,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持线路的轨距和方向。对于运量小、速度低的正线及站线、专用线,轨枕可以布置得少一些。混凝土枕铺设标准如下表。
混凝土枕铺设标准表 钢轨(kg/m) 轨枕 型号 铺设根数(根/km) 特重型 75或60 Ⅲ 1680~1720 重型 60 Ⅲ或Ⅱ 1840或1680 次重型 50 Ⅱ 中型 50 Ⅱ 轻型 50或43 Ⅱ 1680~1760 1600~1680 1520~1640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规定在下列情况下每千米增加80根混凝土枕:
- 23 -
1) 半径为800m及以下的曲线地段; 2) 陡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 3) 长度为300m及以上的隧道内。
增加轨枕铺设根数,会减少轨枕间距,过小的间距影响捣固作业。在任何条件下,混凝土轨枕每千米最多铺设1840根。
混凝土枕的配置根数对于不同类型的轨枕亦应有不同的标准,长度2.6m的轨枕可以适当减少每千米的铺设根数,具体减少多少视具体情况确定。
混凝土枕的质量及其检验
1) 质量要求
1. 轨枕应符合经铁道部批准的图纸和铁道行业标准。 2. 外观质量:
① 轨枕承轨槽表面要求光滑,不允许有长度大于20㎜,深度大于5㎜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
② 轨枕挡肩中部120㎜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宽度大于10㎜,深度大于2㎜的掉肩、油肩、粉肩等缺陷;
③ 承轨槽外的轨枕表面不允许有长度大于100㎜,深度大于10㎜的干灰堆垒和夹杂物; ④ 轨枕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⑤ 轨枕端部破损或掉角的长度不允许大于100㎜,端部露筋不得大于40㎜。
- 24 -
3. 各部位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允许偏每批检查差(mm) 数量 允许断丝(含跳丝、滑丝)根数 钢筋 0 钢丝 1 全检 预留孔的上孔直径 ±5 预留孔歪斜(距轨槽面120mm深处偏离中心线的距离) 10 上排钢筋或钢丝距轨枕顶面距离 ±5 钢筋或钢丝间距 ±5 同一承轨槽底角间距离 ±2 两承轨槽内侧底角间距离 ±3 承轨槽底角至预留口中心距离 ±2 10根 承轨槽坡度与设计坡度的偏差 ≤2 轨枕长度 ±20 轨枕断面高度 ±5 轨枕底部凹形花纹深度 +3 -5 检查项目 4.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5.轨枕静载抗裂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验部位 轨下截面 中间截面 检验荷载值(kN) Ⅱ型枕 Ⅲ型枕 185 210 140 170 6.混凝土抗冻性应满足2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降低率不大于40%或质量损失不大于5%的要求。
7.轨枕疲劳强度应满足轨下截面的最大载荷值185kN、中间截面的最大载荷值为140 kN(Ⅱ型枕)。载荷循环幅值ρ为0.2,在循环加载2×106次卸载后,残余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05㎜。Ⅲ型枕疲劳强度检验值,轨下截面和中间截面分别为230 kN和180 kN。
2)检验规定
1.制造厂检验部门应对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轨枕质量负责检验,未经检验的轨枕不得出厂。
- 2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轨道工程监理工作指南(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