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anqa1(1?qn)当q?1时,Sn? ① 或Sn?1 ②

1?q1?q当q=1时,Sn?na1

当已知a1,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a1, q, an时,用公式② Ⅱ.讲授新课

1、等比数列前n项,前2n项,前3n项的和分别是Sn,S2n,S3n,

2求证:S2?Sn2n?Sn(S2n?S3n)

2、设a为常数,求数列a,2a,3a,?,na,?的前n项和; (1)a=0时,Sn=0

(2)a≠0时,若a=1,则Sn=1+2+3+?+n=

n-1

n

23n

1n(n?1) 2若a≠1,Sn-aSn=a(1+a+?+a-na),Sn=Ⅲ.课堂练习

课本P61习题A组的第4、5题 Ⅳ.课时小结

Ⅴ.课后作业

课本P61习题A组的第6题

a[1?(n?1)an?nan?1] 2(1?a)

(第11--12课时) 课 题:数列复习小结

教学目的:

1.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an与前n项和公式Sn的关系。 3.能通过前n项和公式Sn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知识纲要

(1)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数列的分类,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 (3)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4)等差中项、等比中项.

(5)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三、方法总结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2.等差、等比数列中,a1、an、n、d(q)、Sn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

3.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

四、知识精要:

1、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2、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概念]

?a1?S1(n?1) [数列的前n项和] Sn?a1?a2?a3???an

S?S(n?2)nn?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对于数列?an?,若an?1?an?d(常数),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对于数列?an?,若2an?1?an?an?2,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an?a1?(n?1)d。 [说明]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Sn?n(a1?an)n(n?1) 2. Sn?na1?d

22[说明]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等差中项]

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即:A?a?b或2A?a?b 2[说明]: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an是等差数列的第n项,am是等差数列的第m项,且m?n,公差为d,则有an?am?(n?m)d

2. 对于等差数列?an?,若n?m?p?q,则an?am?ap?aq。

a1?an???????????a,a2,a3,?,an?2,an?1,an

???,如图所示:1?????????a2?an?1也就是:a1?an?a2?an?1?a3?an?23.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k?N,那么Sk,S2k?Sk,S3k?S2k*

成等差数列。如下图所示:

S3k?????????????????????????a1?a2?a3???ak?ak?1???a2k?a2k?1???a3k ???????????????????????SkS2k?SkS3k?S2k

3、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概念]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等比中项]

如果在a与b之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

也就是,如果是的等比中项,那么[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对于数列?an?,若

an?1?q(q?0),则数列anGb2?,即G?ab。 aG?an?是等比数列。

22.等比中项:对于数列?an?,若anan?2?anan?是等比数列。 ?1,则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比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比是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为an?a1qn?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a?anqa1(1?qn)(q?1) ○(q?1) ○1Sn?2Sn?13当q?1时,Sn?na1 ○

1?q1?q [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an是等比数列的第n项,am是等差数列的第m项,且m?n,公比为q,则有an?amqn?m

3. 对于等比数列?an?,若n?m?u?v,则an?am?au?av

a1?an???????????a,a2,a3,?,an?2,an?1,an

???。如图所示:1?????????a2?an?1

也就是:a1?an?a2?an?1?a3?an?2

4.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k?N*,那么Sk,S2k?Sk,S3k?S2k成等比数列。如下图所示:

S3k?????????????????????????a1?a2?a3???ak?ak?1???a2k?a2k?1???a3k ???????????????????????SkS2k?SkS3k?S2k

4、数列前n项和 (1)重要公式:

1?2?3??n?n(n?1); 2n(n?1)(2n?1);

612?22?32??n2?113?23??n3?[n(n?1)]2 2(2)等差数列中,Sm?n?Sm?Sn?mnd (3)等比数列中,Sm?n?Sn?qnSm?Sm?qmSn (4)裂项求和:

111??;(n?n!?(n?1)!?n!)

n(n?1)nn?1(第1课时)

课题 §3.1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景,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会依据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态与价值: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

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教学过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599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