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610-2011
Pi=
式中:
Ci
(8) Csi
P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Ci—第i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 Cs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
b)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pH值),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PpH=PpH=
式中:
7.0 pH
pH≤7时 (9)
7.0 pHsd
pH 7.0
pH>7时 (10)
pHsu 7.0
PpH—pH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pH—pH监测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8.4.3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
8.4.3.1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进行。 8.4.3.2 区域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状况分析,应叙述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的面积、漏斗中心水位的下降幅度、下降速度及其与地下水开采量时空分布的关系,单井出水量的变化情况,含水层疏干面积等,阐明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发展过程,为发展趋势预测提供依据。 8.4.3.3 地面沉降、地裂缝状况分析,应叙述沉降面积、沉降漏斗的沉降量(累计沉降量、年沉降量)等及其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开采(包括回灌)量时空分布变化的关系,阐明地面沉降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危害程度,为发展趋势预测提供依据。
8.4.3.4 岩溶塌陷状况分析,应叙述与地下水相关的塌陷发生的历史过程、密度、规模、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如采矿、地下水开采等)时空变化的关系,并结合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等因素,阐明岩溶塌陷发生、发展规律及危害程度。
8.4.3.5 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分析,应叙述与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发生相关的地下水位、土壤蒸发量、土壤盐分的动态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如地下水回灌过量、地下水过量开采)时空变化的关系,并结合包气带岩性、结构特征等因素,阐明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规律及危害程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_地下水环境(HJ_610-2011)(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